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推動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紀念李時珍誕辰500周年

2018-07-10 09:06:10  來源:健康報  


[摘要]今年是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藥學家和世界公認的杰出自然科學家李時珍誕辰500周年。...

  □李雯

  今年是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藥學家和世界公認的杰出自然科學家李時珍誕辰500周年。500年來,李時珍的名字在浩瀚的醫學星空熠熠閃耀,其醫藥學理論和實用典方澤被蒼生、造福人民,其濟世情懷和驚人毅力激勵著廣大衛生健康工作者、特別是中醫藥工作者。

  李時珍最突出的成就是“搜羅百氏,讀書萬卷,采訪四方,行路萬里”,歷時30年,完成了190余萬字的恢宏巨著《本草綱目》。全書收納藥物1892種,輯錄單方1.1萬個,附圖1100余幅,不僅藥物和藥方數量空前,而且采用了先進的分類方法,將藥物依種屬關系分為16部,每種藥物標正名為綱,綱下列目,綱舉目張,“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述究竟,直窺淵海”?!侗静菥V目》理念的創新性、理論的系統性、內容的科學性、著述的嚴謹性,都令人驚嘆,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醫藥學經典著作,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侗静菥V目》先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傳播到世界各地,產生了深遠影響。著名博物學家達爾文曾評價《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和“東方醫藥巨典”。

  我們緬懷李時珍為發展中醫藥學,維護中華民族健康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入研究挖掘李時珍學術思想的精髓,凝練李時珍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對于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發展振興中醫藥,努力讓歷史悠久的中醫藥在新時代煥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紀念李時珍,要秉承他大醫精誠的高尚醫德。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行醫用藥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承擔著治病救人的光榮使命,厚德載醫自古就是正道常理。李時珍出身醫學世家,積極熱心為群眾治病,不論貴賤貧富,不慮自身吉兇,專心施治,醫術精湛。通過對疑難雜癥的鉆研與診治,李時珍的醫術往往妙手起沉疴,受到百姓的尊敬。廣大衛生健康工作者要發揚道濟天下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修醫德、重品行、行仁術,做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

  紀念李時珍,要秉承他躬親實踐的求知精神。醫藥學是“至精至微之事”,特別注重從臨床診療實踐中總結經驗,探求真理,修正謬誤。李時珍“遠窮僻壤之鄉,險探仙麓之華”,涉深山野嶺、尋訪采藥,行程遍及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制標本、畫藥圖、寫記錄,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考古證今、鉆研醫理,弄清許多疑難問題。為了研究藥性,他還以神農嘗百草的犧牲精神,親自服用過多種藥物,親身驗證過藥性?,F代醫藥學研究的條件突飛猛進,日臻完備,但對待科學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是一以貫之的,衛生健康工作者不僅要對患者的疾苦感同身受,而且要善于從臨床角度提出紓解病痛的方案,遵照循證醫學規律,自覺向實踐學習,注重臨床應用研究,進一步夯實中醫藥創新發展的實踐基礎。

  紀念李時珍,要秉承他繼承發展的創新精神。李時珍能夠完成《本草綱目》這部皇皇巨著,離不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但他并不盲從前人論斷,在研讀醫學典籍時,始終抱著含英咀華、去偽存真的態度。針對歷代本草著作中存在的收藥不全、真偽混雜且品數煩多等問題,創造性運用傳統科學方法,進行辨析與勘正,“窮搜博采,芟煩補闕”?!侗静菥V目》中新增了374種有效藥物,不僅有國內的新藥,還包括了一批來自域外的引進藥物。經李時珍潛心研究,發現了許多藥物的新用途,藥物炮制的新方法和醫療運用的新見解。撰寫出《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五臟圖論》等醫學著作,豐富了中醫藥寶庫。古老的中醫藥蘊含著巨大的創新潛能和實踐結合能力,我們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堅持古為今用,推進中醫藥理論和實踐與時俱進,找準傳承創新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加以創造性豐富和創新性闡釋,進一步突出中醫藥在防病診病治病中的特色優勢,始終占據中醫藥發展競爭的制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中,雖然飽受自然災害、戰亂、饑荒和列強侵略等磨難,但總能浴火重生、繁衍昌盛,自我修復能力令人驚嘆,中醫藥做出了重要貢獻。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事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把發展中醫藥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部署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深刻闡述了中醫藥振興發展最緊要、最現實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做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中醫藥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明確了中醫藥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指出“中醫藥學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和同疾病做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醫學科學,是具有獨特理論和技術方法的體系”“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重要論斷充分肯定了中醫藥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體現出我們黨對中醫藥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二是提出了新時代中醫藥發展的總體任務。做出“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的重大戰略判斷,要求我們“要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三是深刻論述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指出“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要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具有簡便驗廉等明顯優勢,將為探索深化醫改的“中國式解決辦法”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在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將作出積極貢獻;作為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是我國發掘自主創新潛力的重要領域;作為優秀的文化資源,飽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已成為世界認識、了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作為重要的生態資源,有利于促進生態維護和修復,維護生物的多樣性,助力脫貧攻堅。四是精辟闡明了中醫藥和西醫藥的辯證關系。強調“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顯著優勢”。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繼續將“中西醫并重”作為重要內容。我們要把中醫藥與西醫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思想認識、法律地位、學術發展和實踐應用方面賦予平等地位,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五是確定了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就是“四個建立健全”:“建立健全中醫藥法規,建立健全中醫藥發展的政策舉措,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建立健全適合中醫藥發展的評價體系、標準體系”。六是提出了中醫藥的世界擔當。強調“中醫藥作為世界傳統醫藥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受到許多國家民眾廣泛認可”。要加強交流合作,促進互學互鑒,為造福人類健康,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系統學習、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作為行動指南,堅定不移地貫徹到中醫藥事業各領域全過程。

  今年四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考察時深刻指出,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要做身體健康的民族。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主動應對健康挑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黨的十九大從國家戰略層面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全面部署。我們要精準對接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不斷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堅持與時俱進,開放包容,不斷豐富中醫藥寶庫。中醫藥及其理論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經過無數次臨床實踐的檢驗而有效,中醫藥與西醫藥作為醫學之樹上的并蒂花朵,相得益彰,共同為維護人類健康做出貢獻。從《黃帝內經》到《傷寒雜病論》再到《本草綱目》,從金元四大家,到明清醫家流派的新學說,再到現代中醫藥,歷代中醫藥工作者始終堅守本源,從不斷變化中的自然資源、社會環境和人類本身找到作用結合點,實現有效整合,呈現歷久彌新的生命力。中醫理論注重陰陽互補、五行反饋、動態平衡、整體把握的思維方法與系統論、結構功能論異曲同工;中醫理論重視自然和社會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強調“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與衛生健康政策重點從“以疾病治療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高度契合。我們要不斷發掘中醫藥寶庫的精髓,加強中醫古籍、傳統知識和診療技術的保護、搶救、整理,加以創造性豐富和創新性闡釋,力爭在疾病預防、診療、康復、養生等方面有所突破。要堅定不移地深化中醫藥改革,著眼實現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激發事業發展活力。

  第二,突出能力建設,以用為本,彰顯中醫藥的獨特優勢。中醫藥是源于臨床實踐的科學,要寫好新時代中醫藥傳承發展這篇大文章,必須緊貼臨床需求、找準學科定位,緊緊圍繞群眾的健康新需求和臨床新問題,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用療效說話。當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因和主要疾病負擔,而中醫藥在治療部分疑難雜癥、慢性非傳染病、骨科、婦幼及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在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延長惡性腫瘤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發揮優勢。中國老齡化進程在加快,老年康復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很大。中醫藥還可以與養老、旅游、文化、體育、餐飲、生態、貿易等行業融合發展,培育新業態,推進服務模式創新。當然,做好這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為此,需要創新院校教育和實踐基地培養模式,遵循中醫藥教育規律,完善中醫師承制度,豐富人才培養方式和途徑,確保中醫藥根脈相續,薪火相傳。

  第三,強化科技支撐,促進融合,為中醫藥發展插上現代科技的翅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中醫藥事業在新形勢下也有“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問題,注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中醫藥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天然資源,李時珍等前賢大家已經做了系統整理歸納。我們要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方法和手段,著力提高中醫藥質量,要積極推進中醫藥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多學科、跨部門共同參與的中醫藥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和創新合作平臺,完善中醫藥領域的科技布局,重點加強基礎研究、臨床研究、新藥研發等創新領域間的銜接,實施一批中醫藥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開發一批中醫藥技術、設備、藥品和保健品,形成一批代表國家水平、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成果。要暢通轉移轉化渠道,注重知識產權保護,讓中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生根,早日服務人民健康。

  第四,擴大國際合作,互學互鑒,把中醫藥打造成中國的亮麗名片。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當前,中醫藥已經傳播到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征,多數國家逐漸接受中醫藥、認可中醫藥、使用中醫藥。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很多國家對中國在世界健康治理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有較高期待,而中醫藥正是很好的切入點。我們要充分利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標準組織等平臺,健全雙邊多邊交流合作機制,積極參與中醫藥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不斷提高話語權主導權。緊緊圍繞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切實發揮中醫藥在對外貿易、文化交流和服務外交大局中的獨特作用。做好中醫藥海外發展的整體謀劃,重點服務好“一帶一路”建設,完善相關政策機制,落實好重點項目,打造健康絲綢之路。要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深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用“世界語言”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國家軟實力。

  中醫藥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是我們的時代責任,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求真務實,傳承創新,為推動新時代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中醫學 李時珍誕辰 發展中醫藥學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马关县| 陈巴尔虎旗| 康定县| 通州区| 衡南县| 德惠市| 九龙县| 巴里| 司法| 邻水| 阿拉善右旗| 辽宁省| 梓潼县| 华坪县| 拉孜县| 卓尼县| 定日县| 井研县| 平武县| 新乡县| 阿巴嘎旗| 南京市| 新蔡县| 茌平县| 彰化市| 普格县| 天台县| 庄浪县| 连云港市| 乐至县| 米泉市| 集贤县| 桃江县| 富宁县| 临漳县| 耿马| 呼图壁县| 五原县| 黄骅市|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