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新生兒,全身皮膚蒼白,需要急會診,手術室匆忙地掛斷了電話。
10余分鐘后,患兒被緊急轉運至新生兒科。患兒皮膚黏膜蒼白如白紙,反應差,四肢冰涼,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血壓低,呼吸困難明顯,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緊急救治。姜泓主任第一時間指導診療,護理組及時開放靜脈通路輸液治療,醫療組進行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抗休克、積極擴容、糾正酸中毒、維持血壓、監測血糖,維持內環境等搶救治療。
檢驗科危急值回報:患兒血紅蛋白僅有42g/L,屬于極重度貧血,且該患兒已經處于失血性休克狀態。緊急聯系輸血科,在得知患兒的病情危重的情況后,輸血科積極配血備血,很快紅細胞就輸進了患兒體內。救治爭分奪秒地進行著,剛出生的新生兒,貧血為什么這么嚴重?疑問縈繞在每個新生兒醫生腦海里。那么“雪白寶寶”的血到底去了哪里?緊急聯系超聲科醫生,進行超聲檢查,顱內、肝膽胰脾等臟器未見明顯出血病灶。同時追問產科醫生,孕母系足月妊娠,胎動減少3天,因胎心監護不滿意,緊急剖宮產娩出。分娩時羊水、臍帶、胎盤并未見明顯異常。
似乎是正常的孕產婦,一個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兒,怎么就是個“雪白寶寶”呢?姜泓主任就患兒病情在科內進行了討論。產科一病區魏建雄副主任醫師和馬曉娟主治醫生給予全力協助,對母親進行了相關檢查。大家抽絲剝繭探討病情,網織紅細胞測定,孕母和新生兒外周血涂片,甲胎蛋白……一項項檢查回報,均指向了“元兇”——胎母輸血綜合征。
胎母輸血綜合征(FMH)是指胎兒血液通過胎盤的絨毛間隙進入母體循環。胎兒血逆流入母體,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胎兒臍動脈與絨毛間隙之間形成的壓力差,造成胎兒血直接進入絨毛膜間隙,并逆流進入母體血液循環。胎母輸血綜合征是一種少見的產科疾病,發生率約為1/1000-1/3000,發病隱匿,早期診斷非常困難;特別是胎兒大量失血時,臨床處理難度很大,胎兒死亡率可達30%~50%,嚴重威脅母兒健康。
經過新生兒科醫護團隊精心救治11天后,患兒順利出院。出院診斷:胎母輸血綜合征、新生兒失血性休克、新生兒敗血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理性黃疸、心肌損害。“雪白寶寶”變成了“紅潤寶寶”回到了媽媽身邊。家屬送來了“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慈母天使、愛心呵護”的錦旗。
“雪白寶寶”的成功救治,充分體現了延大附院MDT多學科救治模式的優勢(新生兒科、產科、輸血科、檢驗科)。家屬送的不僅僅是錦旗,更是對延大附院新生兒救治水平和醫療品質的認可。“紅潤健康”的寶寶、家屬滿意的笑容,讓醫護人員更加堅定了所從事的醫療事業的崇高和偉大。(孫瑞雪 雷 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