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滾滾延河到馬拉維湖,從圣地寶塔到貴族山脈,有一種責任,源于對生命的敬畏,有一種使命,跨越山海,有一種情誼,萬里為鄰,有一顆種子,凝結著真誠無私,在非洲大地上生根發芽。
2021年11月,延大附院產科副主任醫師黃娟娟懷揣著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毅然地加入到中國(陜西)第九批援馬拉維醫療隊,與隊友們一起奔赴萬里之遙的馬拉維,開啟了為期兩年的援助工作。
初到馬拉維的黃娟娟與隊員們被馬拉維的復雜現狀所震撼。社會經濟蕭條,通貨膨脹嚴重,資源匱乏,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當地人民及工作人員防疫意識極其薄弱,醫療衛生條件差。面對重重困難,黃娟娟與隊員們主動作為,與馬拉維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為馬拉維華人華僑開展新冠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及宣教,引導他們增強自我防護和保健意識,增強防護措施,降低傳染率。同時,積極參與到當地普通疾病及新冠肺炎的指導和診治中,順利參與到醫院的臨床工作中,用一次次行動、一件件善舉展現了中國醫護人員的仁愛之心、大國風范,深受援助國醫生的好評和群眾的贊揚。
時間很快來到了2022年12月,為期一年的援助工作結束了,就在隊友們準備回國的時候,看到這許許多多需要救治的患者,黃娟娟猶豫了。縱然家中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時常哭哭啼啼地要求媽媽快點回來;縱然馬拉維國家高艾滋病感染率,手術及操作過程中職業暴露風險極大;縱然離祖國千里萬里,常有思鄉之苦。但是看到馬拉維婦女因為流產及分娩后感染需要二次開腹沖洗、切除子宮,甚至因為感染失去生命,看到每天人滿為患的病房,看到病人治愈后臉上樸實的笑容,看到他們對中國醫生豎起的大拇指,加之姆祖祖中心醫院婦產科特別希望她能延期服務一年,黃娟娟毅然做出決定,暫不回國,再戰一年。
因黃娟娟在姆祖祖中心醫院的出色表現,第二年受邀調至卡姆祖中心醫院協助完成大國援助項目(西安交大一附院對口提升馬拉維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診治能力項目)及援助醫療任務。
援馬拉維期間,黃娟娟在參與姆祖祖醫院和卡姆祖醫院門診及住院病房工作的同時,積極推行我國孕產婦五色管理方案,參與科室疑難病例討論及指導治療,指導產房難產病人的處理,帶教無菌及相關操作、常見手術注意事項等。指導一線醫生及實習醫生對子宮下段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等手術的操作要點。她還協助西安交大一附院與卡姆祖中心醫院婦產科建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項目,協助溝通相關業務學習、網絡平臺建設以及馬拉維醫護人員前往中國交流學習等事宜。
兩年援馬拉維期間,黃娟娟同志治療門診病人3272例,管理住院病人5121例,完成手術1014臺,搶救危重孕產婦135人次,接生457例,帶教220余人。她的努力和付出,受到了當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卡姆組中心醫院特別寫來一封感謝信。為了表彰她為馬拉維婦女的健康所作出的貢獻,中國駐馬拉維大使館給予她2022、2023年度“優秀隊員”榮譽稱號。
2023年是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60年里無數中國援非醫療隊員不顧自己的安危,超越民族和國界,來到非洲大地,守護著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從1972年至今,延大附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嚴格落實省衛健委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援外醫療工作,共派出8批次27名專業技術人員執行各類援外醫療任務。
黃娟娟表示,能成為援非醫療隊中的一員,深感自豪與榮光,特別是能參與馬拉維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與馬拉維醫療人員并肩奮斗的經歷,以及與當地人民建立的濃情厚誼,是她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的援非之行,使她真正理解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同志,理解了作為一名醫療人員的責任與擔當,理解和踐行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外醫療隊精神。(崔永平)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