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欣怡 張姣姣
距離5月10日鄭州空姐打滴滴順風車遇害不過百日,8月24日下午,溫州樂清市趙女士在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縣時,被司機鐘某搶劫強奸后殺害,年僅20歲。隨后,滴滴出行通過微博公開發文稱,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范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
據此前5月24日《南方周末》報道,在過去四年里,媒體公開報道及有關部門如法院處理過的滴滴司機性侵、性騷擾事件,至少有50起,幾乎每個月都有。50個案例中,有2起故意殺人案,有19起強奸案,9起強制猥褻案,5起行政處罰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騷擾事件;涉及50個司機,53名被害人均為女性。
“女孩乘滴滴遇害事件”迅速在網絡發酵,眾多網友、市民、政協委員紛紛表達觀點,提出建議。
網友:規范滴滴司機準入門檻
網友“物以稀為貴”認為,滴滴平臺有三錯:一、被害人同學親友7次聯系滴滴客服,告知乘客有生命危險,未有任何反饋,一直重復請您耐心等待。二、警務人員亮明身份,跟滴滴溝通,仍過了1小時30分鐘,才得到滴滴公司提供的車牌號和司機信息。三、案發前一天,已有女乘客投訴該名滴滴順風車司機把其帶至偏遠地帶,危脅其生命安全,因坐后排僥幸逃離。滴滴收到投訴后未做任何處理。
網友“子涵”認為,滴滴平臺的漏洞在于,想犯罪的人可以光明正大地讓你乖乖上車,然后拉你去他的目的地,從你上了車,你的命就掌握在司機手中了。
網友“悠悠華爾茲”表示,滴滴打車司機準入幾乎沒有門檻,加強監管勢在必行。他建議,滴滴司機及車輛必須要在運管部門進行登記備案,且運管部門要有和滴滴公司一樣的衛星定位監控,隨時能監測到滴滴平臺運行車輛軌跡情況。
市民:出門盡量少坐網約車
家住曲江芙蓉東路的鄭女士在某機關單位工作,在未出“女孩乘滴滴遇害事件”前,多年來她已習慣用滴滴打車上下班。但事件發生后,她不得不從安全角度出發,選擇正規出租車。
鄭紅(化名)是西安一家報社的夜班編輯,經常半夜兩三點下班,除自己開車外,就是打網約車。自5月鄭州空姐打滴滴順風車遇害后,她每天不管再疲憊都堅持開車回家。她希望運政、監管、公安等部門針對這類新型業態,運用高科技手段開發和運營監管平臺,切實保障公民乘車安全。
“出門盡量少乘網約車,太不安全了。”陜西師范大學大二學生李曉彤說,自己平日出行常坐網約車,但自從“女孩乘滴滴遇害”事件發生后,考慮到安全,即便是有急事需要出學校,也只敢乘坐正規公司的出租車。
陜西聲遠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敏表示,陜西早在2016年3月31日,省公安廳就舉行了12110短信報警臺開通儀式。在遇到緊急情況不方便打電話報警時,可采用發送短信至12110進行報警。
委員:網約車平臺嚴重缺失監管責任
省政協委員許連椅建議,提高網約車司機準入門檻,加大對司機安全方面考核;在車內設監督牌,樣子可參照出租車;在網約車APP上設立一鍵呼救功能,暢通與警察聯動的報警渠道,包括定位功能;網警應把網約車平臺納入巡查范圍。
針對網約車平臺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省政協委員肖亞珠認為,應建立完善網約車平臺職業培訓考試上崗制度,提高網約車平臺內部員工素質,共同建立安全文明的乘車環境。
省政協委員、武警醫院院長段煒表示,網約車讓絕大多數人得到了方便,但在發展過程中,暴露出該平臺嚴重缺失監管責任。他呼吁相關部門和網約車平臺能盡快建立相關監管機制,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