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精彩中國看陜西

2018-11-03 10:56:59  來源:陜西傳媒網-陜西日報  


[摘要] 金秋時節,三秦大地秋意正濃,如詩如畫。11月1日至4日,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日報社共同主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陜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全國省級黨報聯盟和中國高鐵旅游媒體聯盟協辦,陜西日報傳媒集團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活動舉行。...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西安線路的媒體代表在大唐芙蓉園合影留念。 通訊員 行向輝攝

  記者 李衛 實習生 陳曦 呂金玉 李文杰

  金秋時節,三秦大地秋意正濃,如詩如畫。11月1日至4日,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陜西日報社共同主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陜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全國省級黨報聯盟和中國高鐵旅游媒體聯盟協辦,陜西日報傳媒集團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活動舉行。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的百余家全域旅游全媒體聯席會成員單位媒體代表、媒體大V們兵分九路,走進陜西12個市區數十個縣區、景區,深度體驗陜西優質旅游產品,感受深秋五彩斑斕的三秦美景和陜西全域旅游建設的豐碩成果。讓我們一起看看媒體大V眼中的陜西是怎樣的。

  1 西安 國際范 中國風 陜西味

  11月2日一大早,西安一線的全域旅游全媒體聯席會成員乘坐大巴車一同踏上了西安“盛世文化歷史之旅”。第一站來到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這里恢宏的建筑、開闊的視野、旖旎的太極池,還有太極池邊那大片的、曼妙嬌麗的粉黛亂子草,無不讓隊員們驚嘆秋日里大明宮的美麗。

  來自成都的旅行自媒體博主“牛肉夫妻出逃記”告訴記者說:“去年冬天,西成高鐵剛開通時來過一次西安。那次的主題算是三秦美食之旅,品嘗了肉夾饃、胡辣湯、羊肉泡饃、餃子宴等,這一吃便一發不可收拾。幸運的是,這次能夠參加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既有美食又有感受歷史文化的機會。上午的第一站來到大明宮,看著僅存的宮殿基底猶在,有種不真實的感覺。站上含元殿,空曠大氣之感把我們瞬間拉回到了過去。在微縮景觀一覽大明宮過去的輝煌。作為熱愛旅行的人,很希望西安文旅部門能把老祖宗的東西保護下去。這些歷史文物應該是長安城的魂魄所在,千萬別丟掉。”

  新民晚報的首席編輯李緯說:“來到陜西,感受最深的是陜西人的親和、大氣。從接機的師傅到酒店的服務人員再到景區的工作人員和市民,處處能感受到十三朝古都厚重大氣親和的民風,讓人感到十分溫暖和愉快。我們所到之處,無論是街道還是景區,感覺旅游設施十分完善,環境也十分整潔,有著旅游大都市的國際范兒。因為這里的人美,所以眼中的景也更美了。”

  《重慶周末》“去哪兒”專欄的記者王鈾說:“這是我‘三刷’西安。前兩次都是自己帶朋友和父母來玩,可以說對西安和陜西旅游的愛特別深沉。昨天召開的陜西優質旅游產品發布會上,別開生面的四大旅游高地產品,讓我對寶雞、韓城、榆林等地更加了解也更渴望。我們今天走訪了大明宮和西安城墻,品嘗了同盛祥羊肉泡饃,站在大明宮遺址上,遙想盛唐氣象,自豪感油然而生。希望更多人來到陜西、來到西安,感受盛世輝煌。”

  “少時讀書,覺得西安是要一個人來的地方。如今走進西安,果然腳下千年,文化厚重。這里有秦的肅穆、漢的清朗、唐的輝煌,從大明宮到古城墻,從小雁塔到大唐芙蓉園,過去與未來在這里交融,一天下來收獲多多。西安是一個值得細細品讀的地方。”貴州日報記者曹雯說。

  新華社記者朱志遠說:“這次來陜西最深的感受是陜西很會用文化來講旅游的故事,用旅游延伸文化的意義。陜西各旅游景區將文化和旅游融合,給游客很好的文旅融合體驗。在陜西,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做得很好,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走在陜西各地的景點,就是一個用腳丈量陜西厚重歷史和文化的過程。”

  來自四川成都的自媒體大V在西安城墻上作視頻直播。 記者 李衛攝

  2 寶雞 觀湖光山色 賞人文勝景

  11月2日上午,13家媒體從西安出發前往“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一天的時間里,媒體人一行體驗了法門寺佛文化景區和周文化景區,近距離觸摸陜西文化,感知寶雞這座城市的無限魅力。

  11月的寶雞秋高氣爽。法門寺佛文化景區門前是一片銀杏林,成群的白鴿在這里飛舞覓食。黃葉藍天白鴿點綴下的法門寺,有了柔和的靜謐,更顯莊嚴肅穆。

  媒體記者們來到周文化景區,被“一座城、一座廟、一面山、一湖水”的真實場景震撼到了,在這里真切感受到了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周文化景區由周城、周公廟鳳凰山景區、周公湖三大板塊組成,媒體一行乘坐周原索道,穿行在景區上空,湖光山色與人文勝景盡收眼底。

  “這次寶雞的旅游產品體驗感很好,因為可以感受到很多陜西的風景民俗,能夠近距離感受寶雞的歷史和文化。”自媒體達人侯麗莎說。一同來的媒體朋友,很多都是第一次來寶雞,一天的體驗下來,紛紛對寶雞贊不絕口。

  《四川日報》新媒體總監王密也表示不虛此行:“我們是從成都過來的,寶雞這條線無論從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區都很美,在法門寺吃素齋對平時喜歡吃辣的我來說也是不一樣的感受,體驗了多樣的飲食習慣。”

  青島新聞網常務副總編陳小松對此次活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來到寶雞,深刻感受到這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淀非常深厚的城市,像法門寺、周公廟都承載了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陜西省在全域旅游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寶雞之行展現了陜西旅游由高速發展向優質發展轉變的生動樣板。建議陜西可以從歷史和人文角度發掘這些文化概念,創造更多的文創產品。做宣傳推廣,要有興文化、展形象的理念。從傳統文化上找到閃光點,從歷史淵源上找到突破點,把陜西旅游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同時他也表示,今后會大力宣傳陜西的旅游和文化,讓更多的朋友來陜西體驗全域旅游的魅力。

  11月2日,媒體代表在周原景區“何尊”雕塑底部尋找“中國”二字。 記者 代澤均攝

  3 咸陽 觀帝陵 賞民俗

  11月2日上午,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之咸陽——楊凌休閑生態體驗小分隊,第一站來到了世界唯一的兩朝帝王、一對夫妻合葬墓——乾陵。

  乾陵,位于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個。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修建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

  在乾陵景區司馬道下車,一座和山體渾然相融的皇家陵園展現在眼前。漫步乾陵,拾級而上,登上陵頂,南望乳峰,浮云蒼茫;東顧昭陵,九嵕繞翠;北眺莽原,沃野綿延;向西眺望,村舍點點,秦中錦繡,一覽無余。“乾陵除了主墓,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工作人員與大家分享著乾陵的故事。

  “‘兩帝一陵一世界、三山一景一美人’。早就聽說了關于乾陵的許多傳說和故事。今天來到這里,我感受到了盛唐的胸襟和氣韻。雖然已是過往千年,但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氣勢恢宏。”體驗團成員之一、來自《長江日報》的王永芳告訴記者。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的媒體代表參觀袁家村。 記者 杜瑋攝

  隨后,媒體團來到了位于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又有了另一番感受。青磚黛瓦的關中小院、秦風秦韻的青石板老街、悠揚的秦腔古調、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各種美食小吃琳瑯滿目……千百年來,歷史和文化的甘露,浸潤著富饒美麗的陜西大地,孕育出獨具特色的關中民風民俗。

  近年來,以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周至水街和茯茶小鎮等為代表的陜西鄉村旅游可謂異常火爆,受到游客青睞。地處陜西關中平原腹地禮泉縣的袁家村,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是個名副其實的貧困村。近年來,由于積極發展鄉村旅游,袁家村榮獲了“中國十大美麗鄉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魅力鄉村”等榮譽稱號,被稱為“陜西的麗江”。據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介紹,袁家村現擁有近600家商戶,年接待游客逾550萬人次,每天游客逾萬人,節假日多達五六萬乃至十余萬,年綜合收入達3億多元。

  在袁家村德瑞恒老油坊里,70歲的高志斌老人正在炸油餅。老人告訴記者,袁家村的發展帶動了周圍村子的發展,自己來自附近的北屯村,現在和老伴每天炸油餅都能有不錯的營業收入。

  王家茶館里人聲鼎沸。今年已經68歲的張建設大爺正在風箱前隨著音樂拉曲子,“這是我平時燒茶的時候跟著音樂的節奏創作的風箱音樂。開始是自己拉著玩,后來想通過這種形式給游客帶來歡樂就開始表演了,已經有10年了。”很多游客都是慕名前來一睹張大爺的風采。

  漫步在村子的街道,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原生態的農家生活畫面,古樸典雅的小巷兩邊店鋪、作坊林立,布坊、面坊、豆腐坊、醪糟坊、油坊、藥坊、酒坊、醋坊、茶樓……隊員們驚嘆于德瑞恒老油坊“賣油翁”熟練的倒油技藝,在布坊看著民間手工藝人織出的手工布連連稱贊,欣賞著皮影制作和手繪年畫,觀看榨油釀酒的過程,聆聽悠揚的秦腔古調,美美地過了把原汁原味的關中民俗“癮”。

  “一定要帶著家人再來一次,住民宿、品關中特色小吃。”來自《重慶日報》的盧志民說。

  11月2日,在陳家坡會議舊址,60多歲的講解員杜天祥聲情并茂地給媒體代表講故事。 當代女報記者 李旭佳攝

  4 銅川 觸摸歷史 不忘初心

  11月2日,全域旅游全媒體陜西行銅川一線媒體小分隊走進銅川,參觀了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照金國際滑雪場、薛家寨和陳家坡會議舊址,聆聽紅軍革命故事,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

  銅川照金是西北革命的搖籃。如今,作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的照金,旅游業發展迅速,大家紛紛來這里追尋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重溫激情歲月,感受愛國主義教育。

  “我的家鄉在江西,也是紅色革命圣地。照金和井岡山、瑞金等紅色文化的氛圍、精髓都是相通的。當紅軍戰士穿過的草鞋真實擺在面前時,我真切地感受到當時革命的艱苦。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通過歷史照片、影像資料等方式吸引游客回顧歷史,用6個部分的講解讓大家直觀地學習紅色革命精神。看完之后,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巨大變化。”來自《深圳特區報》的記者鄒媛感嘆地說。

  “陳家坡里,運籌帷幄扭乾坤。薛家寨上,血染紅葉慰青山。”循著紅色革命的印記,媒體小分隊一行來到紅軍大本營薛家寨,參觀了當年紅軍總部、兵工廠、被服廠及紅軍醫院等舊址,隨后又參觀了陳家坡會議舊址。“薛家寨是令我感受最深的部分,它將我帶回到那段紅色革命歲月。革命先輩們在小米加步槍的條件下依然能取得革命的勝利,看到這些我覺得我們現在遇到的一切困難都不是事兒。”山西記者李良亮感慨地說,“山西、陜西素有秦晉之好的說法。在穿過紅軍寨的石洞時,我想起山西錫崖溝掛壁公路、克難坡等。其實很多陜西歷史事件跟山西都是有淵源的,發展紅色旅游,山西、陜西可以串聯一條線,彼此帶動發展。”

  媒體代表們表示,此次媒體行活動加深了他們對陜西紅色旅游文化的了解,為宣傳和弘揚紅色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是一次很好的紅色革命教育。觸摸歷史,才能不忘初心、再赴新征程。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國際范 賞民俗 陜西味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三明市| 白银市| 化隆| 石棉县| 静乐县| 新乐市| 泉州市| 广安市| 邛崃市| 子长县| 云浮市| 乌鲁木齐县| 张家口市| 桂东县| 嘉荫县| 宜城市| 屏东县| 绩溪县| 大方县| 洪雅县| 定南县| 宿迁市| 白山市| 五河县| 兴隆县| 平谷区| 龙陵县| 确山县| 嘉善县| 大理市| 开化县| 垣曲县| 武隆县| 菏泽市| 察哈| 化德县| 石林| 苏尼特右旗| 闽侯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