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榮
近年來,城市養寵物狗的家庭越來越多,寵物狗在為飼養人帶來樂趣的同時,犬傷人擾民、犬便成災等備受公眾詬病,甚至“狗趣”變成了“狗患”。
“每年夏季,醫院急診科接診的被狗咬傷患者大幅增多,很多人都是在不經意間被平時溫順的寵物狗咬傷,不文明養狗行為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大因素。”就不文明養狗行為,7月22日,記者來到陜西省人民醫院采訪省政協委員、該院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魏緒倉。他說,每年入夏醫院急診科經常會接診被狗咬傷的患者。
據西安市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每年夏季三個月,西安發生被犬咬傷人數占全年的36%。2018年,西安市全市犬傷門診共處置犬傷病例88050例,六月、七月、八月這三個月犬咬傷人數31698例,平均每天就有500多例。
“雖然西安市出臺了《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對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形成了威懾和約束,但總有一部分養犬者不自覺,將自己的養犬行為、愛犬之心凌駕于條例之上。”魏緒倉認為,一方面反映一些犬主文明養犬意識不強、規則意識淡薄,不愿遵守《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規定;另一方面則是管理部門執法不嚴,沒有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常態化監管且處罰力度小,甚至不作為,導致不文明養犬成為“老大難”問題。
今年省兩會,魏緒倉提交了《關于對不文明養犬行為實行常態化監管并加大處罰力度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議,進一步明晰執法部門管理職責,使城管、公安、衛生、防疫等部門形成合力,推進常態化監管;加大處罰力度,嚴厲打擊查處不文明養犬行為,對遛犬不拴繩、犬隨地大便不清理、無證養犬及棄養犬等行為,一經發現沒收犬并對犬主人批評教育及罰款,并實行終身不得養犬處罰;因惡犬傷人或釀出人命的,應對主人依法嚴罰;充分發揮社會大家庭作用,鼓勵并支持社區、物業、行業協會等組織協同管理養犬事務,共同抵制不文明養犬行為。
依法養犬、文明養犬是全社會的共識,根據《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第十二條規定,西安實行養犬登記和年檢制度。市民想要養犬,就要依法辦理養犬登記證,依法進行年檢。公安機關在辦理養犬登記證時,會為犬只建立電子檔案,并在犬只體內注射電子標識,同時向養犬者發放《文明養犬守則》,教育廣大養犬者要依法、文明養犬。
“西安每年都會集中開展1到2次全市范圍內的文明養犬、依法養犬大型宣傳活動,還邀請西安市小動物協會等行業組織共同參與。”西安市公安局辦公室督辦科科長馬繼介紹說,西安在開展集中整治時,各區縣限養部門也會在轄區內組織社區、物業及相關管理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依法、文明養犬宣傳活動,并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方便市民群眾隨時隨地監督不文明養犬行為。
如何減少流浪犬、防止人為“棄犬”?馬繼表示,公安機關在收繳流浪犬后,先檢查犬只情況并用儀器對其進行掃描,若發現帶有電子標識的犬只,會通過電子檔案查詢到主人,如果確屬遺棄犬只,一經查實,將按照《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第五十四條第三項之規定,對虐待、遺棄犬只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并吊銷《養犬登記證》,收容犬只。養犬人五年內不得申請辦理《養犬登記證》。
據了解,為加強西安市犬類管理,西安警方將在全市范圍內集中整治不文明養犬行為,特別是對發現的養犬人在重點限養區飼養大型犬、烈性犬,飼養犬只不登記不年檢,攜犬出戶不用牽引帶等違規養犬行為,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對出門遛狗不牽引、不攜帶養犬登記證等違規行為,一次批評教育,二次依法處罰,三次拉入“黑名單”重點監管;對確有遺棄犬、虐待犬行為的,將吊銷養犬登記證,5年內不得養犬。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