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牢記初心和使命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2019-08-20 09:30:10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8月12日,記者在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毛澤東雪地講話舊址采訪。1935年11月6日,毛澤東在鵝毛大雪中,第一次總結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長征勝利結束了,敵人圍追堵截的計劃破產了!”...

e55bd8e6a0f717c80190f638ee364a8f.jpeg

  8月10日,記者在延川縣紅軍東征革命紀念館采訪。

3194ea3c66bf0987346c1c1be55f6b8f.jpeg

  7月24日,在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北梁村陳家坡會議舊址,文保員杜天祥義務講解革命歷史。

f452824d422184e794d38ae066a66fee.jpeg

  8月12日,記者在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毛澤東雪地講話舊址采訪。1935年11月6日,毛澤東在鵝毛大雪中,第一次總結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長征勝利結束了,敵人圍追堵截的計劃破產了!”

  編者按

  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我們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學習長征精神,傾聽歷史回響,追尋紅色記憶。

  長征,在我們心中,就是一座信仰的豐碑。“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讓我們一起了解長征路上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重溫那一段壯麗史詩,我們將凝聚起新時代新長征的磅礴力量。

  新的長征路上奮勇前進

  這一路,聆聽老革命講述長征故事,瞻仰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參觀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舊址,鞠躬行禮于紅軍烈士陵園……每到一處,我們都深情緬懷紅軍長征路上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再走長征路,我們不止于贊頌紅軍的英雄史詩,更是學習和傳承了啟迪未來的精神力量。

  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將永遠不會熄滅。紅軍長征的那個年代,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到了危急關頭,中國革命到了危急關頭,中華民族到了危急關頭。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我們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挫愈勇,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

  長征的記憶,已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我們沿著長征的道路,一路向前走到了今天。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仍然面對各種重大風險與挑戰,依然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初心和使命,我們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宗旨,我們更不能忘記。追尋革命先輩開辟的道路,我們將奮勇前進。記者 齊卉

  初心不改感動永存

  7月22日至26日,我跟隨“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團奔赴咸陽、銅川,探尋革命舊址,對話紅軍后代,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接受精神的洗禮,在一次次感動中追尋初心。

  當我在中共關中地委舊址的窯洞里看到那坑洼不平的地面、斑駁潮濕的墻壁以及桌上那盞蒙了灰塵的油燈時,我的眼眶濕潤了。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革命先輩嘔心瀝血,分析局勢,作出了一個個改變國家命運的偉大決定。

  當我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里看到那一雙雙破爛的棉鞋、布鞋、草鞋時,我的眼眶濕潤了。在淚眼婆娑中,我仿佛看到了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的樣子,他們那堅定的目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歷史的腳步漸行漸遠,這一段歲月已成往事,但記憶刻骨銘心。“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我一次次被深深感動,對長征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當下的生活也更加珍惜。

  初心不改,感動永存。在新的征程中,我會銘記歷史,砥礪前行。

f0ba853bd0514517a4eb31f273dc2610.jpeg

  8月7日,張瑞生在吳起縣鐵邊城鎮張灣子村毛澤東舊居前,講述剁蕎面的故事。記者 賴雅芬

  在感動中追尋初心

  歷史是一部教科書,長征是這部教科書中永遠值得珍視和銘記的一頁。從7月22日開始,我有幸參加“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一路走來,收獲良多。

  再走長征路,對我來說,是一次不忘初心的尋根之旅。每一天都被感動著,心潮在歷史和現實之間奔涌。當我一步步從當年紅軍走過的路上走過,曾經無數壯懷激烈的紅色記憶被重新拾起,令人動容,更讓人崇敬。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讓我明白了為什么面臨生死抉擇,老一輩革命家可以做出如此犧牲。他們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美好的明天。

  80多年過去,紅色記憶不斷被拾起,長征情懷也得到更深刻的詮釋。作為新時代新聞工作者,我更有責任去追尋歷史,守護信仰,將鮮活的紅色故事展現給每一位讀者。記者 謝斌

  高舉革命火炬挺起精神脊梁

  平凡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而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致敬。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兩萬五千里長征路上,中央紅軍經過兩年艱苦卓絕的行軍,最終取得長征的勝利。

  8月5日至8月16日,我有幸參與“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延安,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展廳,聆聽老紅軍、老八路講述他們在硝煙戰火年間的革命故事,感受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重溫救亡圖存的紅色記憶,深刻了解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的重要意義。

  革命事跡代代相傳。我看到老紅軍、老八路講述打勝仗時孩童般的歡喜,也看到他們對于戰爭年間逝去戰友的悲傷。他們的青春都是為祖國奮斗,我們向他們致敬!

  如今,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接過歷史“接力棒”,牢記長征精神,高擎信仰火炬,強健精神脊梁,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2e69e529541e0c2418641e1ef328182e.jpeg

  8月12日,甘泉縣象鼻子灣村村民賈生國在家里展示自己珍藏的紅軍刀。記者 吳凱哲

  奮力走好青年一代新的長征路

  7月22日,我參加了“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13天里,采訪團先后奔赴咸陽、銅川、榆林等地,腳踏飽含紅色基因的熱土,探尋紅軍當年在這里留下的閃光足跡。

  在照金,在馬欄,革命紀念館里展示的破舊的棉衣,磨破底的草鞋,銹跡斑斑的水壺,見證那段苦難歲月。在薛家寨,在筆架山,莊嚴矗立的紀念碑,舍生取義的故事,革命理想大于天的英雄,那段輝煌歲月里救國救民的信仰力量與獻身精神感染著我。

  再走長征路,我被偉大的長征精神所感動,更體會到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青年一代記者,我們更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使命牢記心中,用初心與青春踐行“四力”,記錄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新的長征已經出發!

fc78321a234cfb38b752fcb813d0c771.jpeg

  七月二十三日拍攝的馬欄革命舊址七孔石橋。一九四二年,關中分區相繼建成了被服廠、修械廠、造酒廠和醫院。為了解決交通困難,方便設備和物資運輸,馬欄河上建起了一座長四十八米、寬五米、高七米的七孔石橋。

518c26dc553d16930652045475dc9bd4.jpeg

  8月7日,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的長征精神小小義務講解員在打快板。見習記者 席晨 肖曉良攝

  初心使命讓他們擁有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

  7月22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在西安啟動。作為一名有30多年黨齡、從事采訪工作20多年的記者,我有幸參加了采訪,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無不讓我為之感動。我深感重溫革命歷史、傳遞紅色基因,是我們每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新時代對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

  在旬邑縣馬欄鎮陜西省委、關中特委舊址和轉角村紅26軍軍部舊址幾孔土窯洞里的煤油燈下,一群有信仰、決心為人民謀幸福的年輕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在缺吃少穿、條件極其艱苦的山溝里,帶領和指揮著革命斗爭。

  即使面對如此艱苦的斗爭,他們依然沒有退縮、沒有灰心、沒有放棄,繼續革命、繼續戰斗,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源于他們革命的初心。

  在銅川陳爐紅二方面軍舊址,一張《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約法十章——賀龍在陳爐的故事》的展板,真實反映了當年的軍民魚水情。一雙破舊的草鞋,讓我看到了先輩們革命的艱辛。粗糙的長矛和大刀,讓我看到了工農群眾緊跟黨走的決心。一把閃閃發光的紅軍軍號,昭示著我們要聽從黨的號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最后的勝利。記者 李成龍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長征 初心 精神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昭觉县| 盘锦市| 荃湾区| 石台县| 白朗县| 尼玛县| 兴安县| 金山区| 新化县| 阿拉善盟| 洛浦县| 江都市| 丰都县| 三河市| 都昌县| 昆山市| 榆社县| 耿马| 新沂市| 华宁县| 江门市| 灯塔市| 武陟县| 景德镇市| 勃利县| 神木县| 九江县| 东莞市| 绍兴市| 胶南市| 环江| 临清市| 冕宁县| 永川市| 甘洛县| 湛江市| 安远县| 海兴县| 江川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