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便利店更加“便利”
8月14日晚,西安市碑林區長安北路中貿街的魏家便利店。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核心提示
■2018年西安便利店發展指數在全國排名第8位,比2017年上升3位,西安連鎖品牌化的便利店數量、增速等增長比率居全國前列。
■2018年西安市品牌連鎖便利店新增經營門店404家,持續快速增長,已基本形成了以品牌連鎖為主,特色便利店不斷涌現的格局。
■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品牌連鎖便利店將不少于3000家。
家住西安市炮房街的小元最近發現,附近街道上新開了一家蘇寧小店。店里除了其他便利店都有的日??煜吠猓€有肉類、果蔬、糧油米面、個人及家庭清潔品,甚至小型家電等。
“商品挺齊全的,以前在超市和農貿市場買的東西,現在在這里都能買到,很方便。”小元說,“在線上,通過蘇寧小店APP還可以送貨上門。”小元告訴記者,自己從事設計工作,經常宅在家里,家門口街道拐彎處也有一兩家便利店,但是門面都很小,主要以銷售飲料、煙酒、零食為主,而且晚上很早就關門歇業了。
作為有效解決消費者“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加油站”,便利店往往是一個城市服務居民民生需求水平的最好反映。近年來,西安市便利店發展勢頭迅猛,各種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大大提升了社區居民生活購物便利度。
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來自西安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目前西安市戶籍人口已超千萬,擁有品牌連鎖便利店2100多家。其中,規模較大、數量較多的有每一天、唐久、松林等品牌。近3年,永輝mini、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阿里天貓小店、京東無人超市、繽果盒子、彩虹星球等眾多“互聯網+”的智慧型社區便利店也遍地開花,約占西安便利店市場份額的30%。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便利店指數顯示,2018年西安便利店發展指數在全國排名第8位,比2017年上升3位,西安連鎖品牌化的便利店數量、增速等增長比率居全國前列。2018年西安市品牌連鎖便利店新增經營門店404家,持續快速增長,已基本形成了以品牌連鎖為主,特色便利店不斷涌現的格局。這些便利店除了銷售日用百貨、冷凍速食、飲料、乳制品等,還附帶有蔬菜水果、快遞收發、生活繳費等便民服務,較好地滿足了廣大市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適。與此相適應,今年2月,《西安市大力推進便利店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正式出臺。文件要求全市商務部門從規劃引導、資金支持等10個方面扶持便利店建設,為推進便利店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和行業規范。
按照《計劃》,到2020年年底,西安市品牌連鎖便利店將不少于3000家,品牌連鎖便利店在2000戶以下的小型社區配置1個以上,在2000戶至5000戶的中型社區配置2個以上,在50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配置3個以上。
西安市商務局商貿服務業處處長劉宏濤表示,未來要不斷加快布局各種便利店,讓社區便利店無論從距離還是心理上都更貼近消費者,爭取達到以社區為原點每150米就開設至少兩三家便利店的目標。
便利店不該是升級版小賣部
從數據來看,西安市便利店的數量和密度都相對較高,但不少市民總感覺缺點“便利”。
“西安的便利店絕大多數都停留在銷售零貨和簡單的生活服務上,就是一個升級版的小賣部、微縮版的超市。”小元說。由于工作的原因,小元經常出差。給他印象最深的是上海、深圳等地便利店的成熟模式。“上海的7-11等便利店,不但售賣商品和各類熟食,還代收汽車養路費、銷售各種門票,提供傳真、打印復印和收取郵件等各類服務。”
相對于商品而言,實際上衡量一個便利店便利程度的標準應該是其承載的生活服務。以便利店巨頭7-11為例,消費者除了能買到需求的商品和餐食外,還可以在此充值繳費、打印復印、訂票、洗衣、免費使用WiFi和衛生間。除了便利性,24小時營業的設置也是人們所期待的。隨著都市生活的延伸,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不僅能滿足人們需求,也能帶來特有的情感寄托。
業內人士透露,西安便利店以傳統商品零售為主,隨著近幾年發展,逐漸出現了與餐飲相結合的業態,但部分便利店只提供早餐,難以滿足市民便民服務需求。而便利店搭載藥品、出版物、簡餐、咖啡,以及提供便民繳費、打印復印、洗衣家政等服務還有待提升。
據調查,西安市便利店大多在22時至23時停止營業。全市24小時便利店主要是一些品牌連鎖便利店,數量約700家,難以滿足市民24小時消費需求。同時,無人便利店、智慧便利店等新業態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較大提升和發展空間。
此外,西安市便利店多為本地培育品牌,缺少像7-11、全家、羅森等國際知名便利店,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
新零售賦能傳統便利店
去年12月,7-ELEVEn陜西省特許經營項目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這標志著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店7-11正式進軍西北,落戶西安。同時,西安也在積極與全家、羅森等知名便利店品牌接洽,力圖引進更多多元化、國際化便利店,豐富和服務西安市民生活。
“與其說西安需要的是7-11,不如說需要的是7-11帶來的理念。”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對于現代都市而言,便利店不僅是零售的一環,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宜居程度。有專家指出,便利店越優質,城市越宜居。為此,《計劃》提出,鼓勵便利店搭載簡餐制售、常用藥品經營、出版物銷售、生活繳費、福利彩票、打印復印、洗衣家政等便民服務;積極推進便利店+餐飲休閑、便利店O2O模式、無人便利店、智能零售柜等新業態落地。
“下一步,我們將鼓勵便利店打造多樣化的服務空間,比如進入便利店可開展商業交流、茶歇、聚會、讀書閱報等,甚至可以開設美甲空間。同時,繼續支持引導便利店開展公交卡充值、打印復印、收發郵件等便民業務,通過強化便利店對于消費者的品質服務與黏性服務,拓展和推進便利店健康有序發展。”劉宏濤說。
《計劃》對便利店改造升級、新增門店也給出了明確支持:對老舊便利店、小商店、夫妻店改造提升消費環境,給予每個升級門店硬件投資額的50%、最高2萬元資金補助;對現有直營或特許加盟門店數量30個以上、搭載便民服務的品牌連鎖便利店,每新增加1個門店且面積在80平方米以上,給予3萬元獎勵;對無人便利店,以及面積在50平方米以上的24小時便利店,每新增1個門店給予5萬元獎勵,單戶企業最高獎勵不超過100萬元。同時,鼓勵品牌連鎖便利店開設線上銷售平臺,為周邊社區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體驗、送貨上門等服務,給予便利店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投資額的30%、最高200萬元的資金補助。
“我們將發揮扶持資金的引導效應,對運用‘互聯網+’,實行統一的服務標準體系、店鋪管理系統、品牌VI設計、產品銷售流程、促銷管理體系、經營培訓體系的智慧型社區連鎖品牌便利店加大獎補力度。同時,鼓勵支持品牌連鎖便利店布局城市郊區、農村地區,重點解決品牌連鎖便利店網點布局不均衡的問題。”劉宏濤說,并給出了今年的具體目標——新增品牌連鎖便利店245個。(記者 崔春華 實習生 余憶童)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