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統計報告》顯示
網民網絡安全感總體提升 個人信息保護成熱點
2019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組委會15日在天津發布報告,稱2019網民網絡總體安全感提升,認為網絡安全的占51.25%,較去年提升12.91個百分點。
這份《2019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統計報告》于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專題發布會上發布,該報告基于全國400多個城市(區)的近19.86萬份有效樣本數據進行分析。
該報告指出,網民安全意識雖有進步但仍有待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成為熱點關注。37.4%網民認為網絡個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較多,58.75%的公眾網民表示曾遇到個人信息侵犯。
網民要求加強法治建設,個人信息保護和網絡平臺責任為亟待加強立法的內容,其中82.61%的網民要求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對網絡平臺責任的立法要求是73.36%。
網民呈現上網年輕化、應用移動化、在線長期化的特點,網民中家庭有未成年人上網的占73.19%,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有待加強,網民用網時間延長,42.97%的網民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
報告調查發現,網絡安全治理不斷完善,法制建設、等級保護等取得良好效果;企業合規和安全管理有待加強,主要困難在資金、技術和管理;網絡安全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是關鍵。 據新華社
相關數據
2018年我國計算機病毒感染率超過六成
作為網絡安全周的一項重要活動,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15日發布《第十八次計算機病毒和移動終端病毒疫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計算機病毒感染率為64.59%,比上年上升了32.85%;移動終端病毒感染率為45.4%,比上年上升11.84%。
調查顯示,云主機成為挖取門羅幣、以利幣等數字貨幣的主要利用對象,“云挖礦”悄然興起。惡意挖礦技術提升明顯,產業也趨于成熟,越來越多的惡意挖礦軟件被安裝在網絡和物聯網設備上,影響設備性能的同時,也易形成僵尸網絡,對整個互聯網的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民介紹,數據已經成為各方爭相搶奪的戰略型資源,信息泄露事件呈現常態化,企業對數據的流向和使用權限監管薄弱,導致數據嚴重被第三方插件濫用。
另外,由于缺乏對于軟件供應鏈的安全審核能力,供應鏈污染成為安全領域面臨的一個較為嚴峻問題。對于相對嚴密、難于攻破的系統和環境,不法分子往往會在其供應鏈上尋找出口,攻擊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作為目前最危險和有效的感染途徑之一,供應鏈攻擊將被應用在更多場景。
陳建民說,移動互聯網應用形態更加豐富,與移動互聯網相關的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日益突出,其惡意行為已從針對移動終端的系統破壞、惡意扣費、資費消耗等形式,逐步向強制推廣、風險傳播、越權收集等行為轉變。 據新華社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