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記者從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深化六個改革’ 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系列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24年,市應急管理局以“加快推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在能力水平上實現新突破”為牽引,扎實推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汛期防火期“零傷亡”
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
記者了解到,2024年我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妥善應對包括8輪強降雨在內的24輪降雨過程,高效處置嚴重洪澇地質災害,汛期防火期實現了“零傷亡”,沒有發生森林草原火災,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相關工作主要呈現以下4個方面特點:
在安全生產方面強治本、見實效。我市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在建設工程、道路交通、城鎮燃氣等11個重點行業領域深入開展企業主體責任和全員崗位責任落實等10大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企業主要負責人專題安全教育培訓12萬余人次,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600多家,升級改造淘汰落后設備工藝3.3余萬項,完成燃氣、供水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1100多公里,658家高危行業企業全部投保安責險。
在災害應對方面強體系、健機制。我市健全完善防汛減災“四項機制”實施細則,組織修編市級防汛預案,調整完善指揮架構,動態完善全市防汛“五級包抓”責任體系,編制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預案及“四項機制”,組織開展相關實戰演練,靶向發布預警信息136期,轉移避險群眾8萬余人次,出臺應急救援裝備發展和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規劃,與39家產能保障單位簽訂協議,共儲備應急物資470余萬件,新建應急避難場所220處,全市現有應急避難場所822處,可滿足780萬人的緊急避險。
在預警指揮方面強本領、聚合力。我市預警指揮平臺持續擴能,橫向接入整合16個市級部門的39個信息系統,實現了對184個鎮街和2838個村(社區)直達一線的音視頻聯通,進一步規范預警指揮和防范處置流程,修訂《西安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和《西安市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篩選確定市級應急救援隊伍110支7650人,全年共舉行各類應急演練活動180場次。
在能力提升方面強基礎、增效能。我市建設運行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探索形成西安智慧應急新模式,實時監測數據15類35種,累計處理各類預警126起,在全省率先完成基層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全市193個鎮街(園區)全部建立工作機構,共編配專兼職工作人員1200多名,編組救援隊伍3400余支5萬多人,補充各類應急物資120多萬件,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等系列活動,常態化做好安全科普宣傳,帶動我市應急產業蓬勃發展。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2000戶以上社區逐步投放應急救援膠囊
2025年,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牢牢把握“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這條主線,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全力抓好5個方面工作。
聚焦安全基礎再夯實,構筑本質安全新體系。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持續推進企業雙重預防機制規范運行,積極做好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建設,按照行業類別、風險大小等情況,對企業實行分類分級監管,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十大行動”,提高重大事故隱患有效判定、精準識別和全面排查能力。
聚焦監測預警再精準,賦能智慧防范新手段。全市應急管理系統以AI技術為引領,以“智慧應急2.0”指揮平臺建設為契機,將新建企業監管等功能,建立應急數據資源庫,加強洪澇、地質災害、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和智慧分析推演能力,協調落實48個森林防火監測點位建設,建立省、市、區(縣)、鎮(街)、村(社區)五級應急無線專網指揮調度系統,切實提升“三斷”極端情況下的應急通信保障力。
聚焦指揮體系再流暢,應對搶險救援新形勢。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完善大安全大應急框架下應急指揮機制,突出實戰演練,全面提升洪澇災害救助能力,建立多方聯動、多措并舉的社會動員機制,制定緊急情況下預警信息發布推送辦法,加快推進全市第二批直升機起降點建設和航空應急救援應用,健全應急物資調撥體系和調撥規程。
聚焦應急能力再加強,提升基層治理新質效。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加快推進具備應急指揮、專業訓練等功能的應急救援培訓教育戰訓基地和西安市安全生產資格考試分中心直屬考試基地建設,建立應急管理標準庫,扎實推進國家綜合減災社區標準化試點建設,統籌推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完成秦嶺山區集中安置點改擴建建設任務,加大物資儲備場所建設布局,為2000戶以上的大社區逐步投放應急救援膠囊。
聚焦監管效能再提升,樹立應急管理新形象。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將規范執法流程、立案標準、自由裁量及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事項清單,開展“企業執法+普法聯系點”活動,減少入企打擾,推進執法檢查全流程管理,嚴格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建立警示教育、事故復盤、對照檢視長效機制,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駱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