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站10分鐘 “雙城”生活更便捷
上林路站華美的人文景觀墻
地鐵1號線二期灃東自貿園站
時尚華美的車站、“斗拱”元素的古典紋飾…… 9月22日,記者搶先試乘西安地鐵1號線二期,10分鐘體驗西安和咸陽“雙城”便捷。隨著1號線二期的即將開通,1號線站點也將增至23個,全線票價為7元,高峰時段,乘客需在后衛寨下車乘坐后車。
延續1號線古典風格
西安地鐵1號線二期東起后衛寨站向西延伸到灃河森林公園,正線全長6.1公里。早上9點半,記者乘坐1號線列車,從后衛寨站開始,依次經過灃東自貿園站、上林路站、北槐站以及灃河森林公園站。這4個車站均為地下站,并延續了一號線的整體風格,溫馨而不失雅致。
走進上林路站,可以看到車站延續一號線的“斗拱”古典元素紋飾,與明亮的車站交相輝映,現代感十足。在站廳層,一幅宮苑相連、水天縹緲的文化墻吸引了大家注意,記者看到,文化墻以上林苑為創作背景,以“奇珍異獸、瓊樓玉宇、山水池沼、奇花異草、宜居生活”五景貫穿,看起來十分華美。
在人工售票亭,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已經上崗,安檢 保安等也已準備就緒。記者注意到,1號線二期的閘機口,設置了一個比較寬敞的通道,主要是為了方便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十分貼心。
1號線二期的四站的運行時間約為10分鐘左右,預計在接入1號線一期正式運行后,全程23站運行時間為55分鐘。
4個車站 “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據西安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項目管理辦公室二中心副主任樊琪介紹,雖然是4站4區間,但是所有施工內容和工序完全一致。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據介紹,地鐵一號線二期雖然只有6公里多,但是修地鐵要經歷的征地拆遷、管線遷改、綠化移植、交通導改、土建施工,軌道施工、安裝裝修、通信信號施工、綜合聯調、專項驗收以及專家評審等工程建設步驟一個都不能少,所以地鐵建設并不會因為線路短而可以縮短建設工期。加上既有線路建設過程中,為不影響乘客出行,所以要在夜間調試,相比新建線路更加困難。
高峰期部分列車需在后衛寨站清客
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線網管控中心副總經理王菲介紹,1號線二期開通后,在高峰降峰時段,部分列車需在后衛寨下行站臺施行清客,以便直接返回位于后衛寨的車輛段接受檢修。
“預計工作日早高峰降峰時段,后衛寨下行站臺清客6列次,晚高峰降峰時在后衛寨下行站臺清客9列次。”王菲說,乘客只需下車后,根據工作人員指引,等待下一趟列車即可。“這屬于一種正常作業,也希望市民理解,不要擔心。”王菲說。
從紡織城到灃河森林公園票價7元
西安地鐵采用里程計價制,起步價2元6公里(含6公里),其后,每增加1元,可乘坐4、4、6、6、8、8公里,即0-6公里2元;6-10公里3元,10-14公里4元;14-20公里5元,20-26公里6元;26公里以上每增加8公里增加1元。
西安地鐵1號線二期從后衛寨到灃河森林公園站票價為2元每人每乘次,投入運營后1號線全線站點總數會從原先的19站增至23站。
同時,延伸線建成后計費標準將沿用原先的收費標準疊加收費,記者在票亭前張貼的新版票價圖看到,從紡織城坐到灃河森林公園全程票價7元。
開通后往返西安和咸陽更加方便
1號線二期工程作為首個連通西安市與西咸新區的軌道交通線路,對加快促進西咸一體化進程,優化城市布局結構,促進城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意義重大,建成后廣大市民乘客往返西安和咸陽將更加方便快捷。
“早都盼望1號線二期開通,這樣我的上下班之路,也就不再波折了。”在上林路站站外,記者見到了家住奧林匹克花園的市民曹先生,他平時需要乘坐公交車或者騎行才能到達后衛寨乘坐地鐵,“以后,家門口就是地鐵站,也可以帶著家人到西安逛,十分方便,”曹先生說。
記者了解到,1號線二期工程于2015年12月開工建設;2018年6月實現“洞通”;2018年12月29日實現“軌通”;2019年4月15日,接觸網供電實現“電通”及通信系統“三通”;4月19日,完成首次“熱滑”試驗;2019年9月15日,1號線二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9月17日,通過1號線二期工程與一期工程貫通運營前的安全評估工作。
新聞鏈接
灃河森林公園站:
灃河森林公園站跨世紀大道與扶蘇路路口,沿世紀大道東、西向設置,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全長562米,站臺寬度11米。柱頭斗拱與西咸元素相結合,地面拼花簡潔大氣與天花造型呼應。
北槐站:
北槐站沿世紀大道東西向設置,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長度204米,站臺寬度11米。車站設計元素延續1號線一期斗拱元素,站廳兩側墻面灰色回字紋條帶延續一期方案。
上林路站:
上林路站位于世紀大道與上林路十字路口,車站沿著世紀大道東西向設置,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長度229米,站臺寬度11米。
灃東自貿園站:
灃東自貿園站位于一號線西咸車輛段和太平河的西側、西安繞城高速東側。車站沿世紀大道東西向設置,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本站是多柱站,層高較高,以古建屋脊的建筑形式做頂部造型,提高站內空間。 (本組文/記者 高樂 圖/首席記者 王健)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