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底部藍
暴風雪中的音樂會
□狄馬
早上八點起來,匆匆吃了點飯,我所在的藍隊就開始登陸。今天登上boothisland之夏古港,是以著名法國探險家名字而命名的。有一座紀念碑為他而立,紀念他在島上度過的漫漫冬天。
風很大,吹到臉上猶如刀割。兩只大鳥在高空盤旋。這種景象對我并不稀奇,陜北的冬天出奇的冷,大雪封門是常有的事。我們沿著探險隊員踩出來的一條小徑艱難行進。
此時,我想起兩個人,阿蒙森和斯科特。這是人類探險史上的兩位偉大先驅,也是最早到達南極點的人,其中斯科特將生命獻給了南極大陸。從他們留下的照片看,我們今天行進在茫茫雪原上的景象與他們相似。只是他們的饑餓、絕望,我們沒有。
當我們登到山頂,旅美藝術家朱丹和他的同事竟然在雪地上拉起了小提琴。人們用身體圍成了一道墻,擋住了風雪,悠揚的琴聲響起,就在這短短的墻內響起。
冰川冰的底部為什么是藍的?因為冰川冰非液態水凝固而來,而是固態的雪經過千萬年的擠壓形成,那些被封閉在冰川冰中的小氣泡們一如藍天中的氣體分子,對光線產生散射作用。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不易被散射,而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卻很容易發生散射,于是冰川冰跟蔚藍的天空一樣,變成了令人賞心悅目的藍色。
因為風雪太大,船長最后不得不下令提前回返,后續的組員就取消了登島。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