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撥付2.98億元對308.24萬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進行補貼
■ 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
■ 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
■ 救治貧困患者59.47萬人,貧困人口住院醫療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
11月21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陜西省健康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因病致貧戶較2016年減少13.83萬戶。
發布會上,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藺全鎖介紹,我省按照制定標準、體檢甄別、比對核查、評估分類“四步篩查法”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到2018年底,精準識別因病致貧戶6.37萬戶、15.9萬人;對罹患胃癌、兒童先心病等25種大病的貧困患者,確定定點醫院,以縣醫院救治為主,對口幫扶醫院和醫聯體派駐專家指導救治,已規范救治6.04萬人,救治率99.16%;實施“光明扶貧工程”,免費救治貧困白內障患者9355人;組建醫師團隊9927個,落實簽約經費、開發信息系統,規范簽約服務內容和頻次,做好轉診管理;對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4種慢病患者進行重點管理,對腦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慢支、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6種慢病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已簽約服務慢病貧困人口63.3萬人、48.53萬戶。
據悉,我省近3年以來共撥付2.98億元對308.24萬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進行補貼;建立完善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傾斜政策,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全覆蓋;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定點醫院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3年來,共救治貧困患者59.47萬人,貧困人口住院醫療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
我省將通過持續抓好健康扶貧各項措施落實工作,做好疾病防控和婦幼保健工作,做好健康扶貧與其他工作對接等工作。到2020年,我省因病致貧人群要實現全部脫貧,縣、鎮(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縣級醫院服務能力達到二級甲等醫院水平,實現“小病在村鎮、大病不出縣”的目標,90%的病人在縣域內就診,貧困地區廣大群眾健康水平整體提高。(記者 王國星)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