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軍禮 武昊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鮮明特征,打造質量政協也是新時代政協工作的必然要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就是要通過進一步提高履職質量和水平,努力在新時代實現新作為、彰顯新形象。”
這是去年6月20日,渭南市政協主席吳蟒成在全省各市政協主席座談會上發言的開場白。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他們是怎么做的,又取得了那些成績呢?近日,吳蟒成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就渭南市政協以“堅持務實創新、打造質量政協”為主線,建設政治過硬、業務過硬、素質過硬的質量政協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娓娓道來。
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吳蟒成說,2018年,渭南市政協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全面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新熱潮,扎實開展“新時代新作為”大調研大討論,全面加強政協系統黨建工作,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打造質量政協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其次,渭南市政協緊扣中心、抓住重點、關注民生,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更為精準的視察、協商、監督等履職活動,協助市委、市政府進一步豐富了發展思路、破解了發展難題,為服務全市大局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談及協商議政工作,吳蟒成給出一組數據:圍繞全局工作整體協商,在市政協五屆三次全會上,政協委員共提出意見和建議280多條,提交提案572件;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常委會議協商,緊扣發展“三個經濟”和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開展中心城市精細化管理等兩次常委會議協商和支持創建文明城市等多次調研視察活動,形成調研報告3篇,提出意見建議29條;圍繞重點工作開展主席會議協商,圍繞自然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貧困縣脫貧摘帽等3個議題進行調研協商,形成調研報告3篇,提出意見建議19條;圍繞民生關注問題開展月度座談會協商,針對沿黃旅游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中小學生課外減負情況等議題開展6次調研活動,形成調研報告6篇,提出50多條建議。調研報告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和批示。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渭南市政協制定了《關于加強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圍繞“營商環境提升年”等重要工作開展重點監督,將日常工作融入提案辦理、調研視察、反映社情民意、電視議政、特邀監督員監督等工作中,使民主監督范圍更寬廣、手段更靈活、成效更明顯。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50余條,編發有關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等社情民意28期,被省政協評為2018年度新聞宣傳發行先進單位。
不僅如此,渭南市政協還緊抓自身建設不放松,圍繞培養“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和“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干部隊伍,強化制度建設、委員學習交流、委員履職管理,堅持學習教育制度化、組織管理規范化、黨建工作常態化,為建設質量政協提供了組織保障。
吳蟒成特別提到,創新是增強人民政協工作活力的不竭源泉。2018年,渭南市政協創辦了“渭南政協悅讀薈”,每月一期,邀請委員、專家學者分享自己的讀書體會。在協商議題的選定上,市政協立足“切口小、主題明、好把握、易操作、能出效”的新站位,通過市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月度座談會等方式開展協商活動。在開展營商環境民主監督工作中,探索“小分隊、小座談、小會診”現場督辦問題的方式,召集企業與主管部門“背靠背”進行座談,鼓勵民營企業家講真話、道實情、建睿言。在調研脫貧攻堅情況時,改變了以往由業務部門、縣鄉干部層層陪同的傳統方式,調研組直接進村入戶,在田間地頭與農民交流交談掌握第一手資料。
記者還了解到,渭南市政協創新開展電視議政活動,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調研協商中,首次采取委員電視議政的形式,由委員和相關部門在電視上現場互動,政協委員聚焦企業融資難度大、服務效果感受不明顯等影響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的“痛點”“堵點”,直面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思路。同時,市政協積極創新委員交流方式,制定印發《2018年住縣(市、區)政協委員異地視察安排意見》,實現了異地視察活動全覆蓋,為委員建言資政搭建了新的平臺。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