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玲
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實踐,已然證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開放同樣也是內陸地區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
2017年7月,省政府印發《陜西省“十三五”建設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規劃》。按照《規劃》,我省圍繞培育新動能、構筑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的“五新”戰略任務,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強化產業創新發展路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改革創新促進全面開放,以全面開放助推追趕超越,把我省建成資源配置能力強、體制機制活、服務效能高的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陜西該從哪里重點發力?1月29日下午,在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第四聯組討論中,省政協委員踴躍建言獻策。
加強樞紐經濟建設
陜西地處中國大陸的幾何中心,與寧夏、甘肅、內蒙古、山西、四川、重慶、湖北、河南8省區市接壤,在航空、鐵路、高速公路運輸方面是重要的樞紐。
“如何發展好樞紐經濟?若把西安打造成如香港般繁忙的國際航空樞紐城市,一定能拉動對外開放經濟發展。”省政協委員馬福德在發言中建議,要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國際航班的開通。
近年來,國家出臺《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戰略規劃,提出打造開發開放戰略新高地。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我省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迎來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
馬福德以歐洲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法蘭克福機場為例解釋自己的觀點,“人們選擇法蘭克福,不光是因為它點對點式直達100多個國際城市,還因為它滿足了人們豐富的購物、飲食、景點等旅游需求。”他建議,我省應將航空樞紐建設與自貿區建設結合起來,在陜西打造出內陸城市交通最繁忙的城市,進一步激活陜西對外開放經濟市場。
省政協委員萬長青為此觀點點贊。他接著說:“陜西的每一條高速公路都蘊含著全國意義。”
據了解,京昆線、包茂線、十天線、滬陜線等國家高速公路大動脈都在陜西交會。
萬長青建議,我省在全力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同時,也應重視高速公路重要樞紐建設,將陜西打造成重要的全國高速心臟地區。
優化營商環境
省政協委員楊遠在發言時說,目前我省執行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與東南沿海省份等還有一定差距,這些會對在陜投資的臺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市場在哪里,我們營商政策的觸角就應伸向哪里;商機在哪里,我們落地措施的著力點就放在哪里。”楊遠建議,我省應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優勢,加大青年臺胞來陜交流力度,為青年臺胞創造各種教育、實習、就業機會;充分利用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區企業資源密集的優勢,建立支持和扶持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在創業基地建設、輔導服務、創業項目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
楊遠話音剛落,省政協委員姜波激動地站了起來,“我也有話說!”
姜波說,民營企業是經濟活力的基礎,在拉動就業方面功不可沒,民營企業發展需要享受與國企同樣的優惠政策。
他建議,加大力度吸引創客青年來陜創業,給陜西注入更多市場活力。“政府部門要想方設法打造營商環境政策高地,拿出全國最吸引創客的相關政策,讓他們在陜西落地生根。”
讓歷史文化說“陜西話”
“原來臺灣還有一個‘陜西村’,每次與委員們交流,總能學到新知識。”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牛一兵在討論會現場表示。看見委員們頻頻舉手爭相發言,他也打開了話匣子。
牛一兵說:“過去的一年,陜西大的難事多,難的大事多。”在他看來,許多政協委員的真知灼見,已經成為宣傳文化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
針對如何進一步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牛一兵認為,宣傳工作必不可少。他說:“作為宣傳戰線的一員,在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我們要加強與世界開展文化、人文交流,讓歷史文化說‘陜西話’、說‘世界話’。”
牛一兵的發言,引發現場委員共鳴。省政協委員王俊平有感而發,即興作詩一首,引得大家鼓掌喝彩。
王俊平朗誦道:“全民小康推奮進,深化改革增干勁;擴大開放夙夜勤,加快發展木成林;建設內陸新高地,改弦更張閱古今;革故鼎新謀發展,開拓拼搏眾口吟。”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