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老地標 一座城市的光陰“圖譜”

2019-02-14 15:21:41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2月12日,正月初八,在寶雞火車站,人們帶著大大小小的包裹踏上了春運返程的旅途。...

  原標題:老地標 一座城市的光陰“圖譜”

  一月二十四日,在西安報話大樓的塔樓下,工作人員正在對報時鐘的四個表盤進行檢查。

  一月二十四日,在西安報話大樓控制大鐘的中心區域,邵省平(左)和同事正在進行日常的設備檢查。

  冬天里的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大樓(1月30日拍攝)。

  無人機拍攝的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大樓(2016年8月17日拍攝)。

  西安報話大樓現在仍然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筑,矗立在市中心,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化。(1月24日拍攝)。

  寶雞市陳倉老街還原1941年的寶雞火車站。代表城市記憶的老式火車頭,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2月12日,正月初八,在寶雞火車站,人們帶著大大小小的包裹踏上了春運返程的旅途。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歷史中,一座城市的榮光,其最直觀的反映,就是林立在大街小巷里的建筑。這些城市獨有的地標性建筑穩重泰然,在風雨的洗禮下訴說著歷史的變遷,見證著社會的發展,彰顯著城市的性格,默默講述著歲月的匆匆往事。

  一曲《東方紅》激勵著城市里的人們繼續前行

  西安報話大樓的鐘聲

  每天6時到22時,只要你身處西安鐘樓附近,在整點時都能聽到從西安報話大樓傳出的報時鐘聲——《東方紅》。鐘聲圓潤、悠揚、洪亮,響徹半城,融入老西安人的生活里。這鐘聲已在西安上空飄揚了數十載,它用時光的音符畫出了這座古城的最美天際線。

  “西安報話大樓始建于1959年,由蘇聯專家設計。大樓開工前,蘇聯專家突然撤走,致使工期延長。施工期間,又遇上了三年困難時期,所以直到1965年,報話大樓才投入使用。”負責維護報時鐘的中國電信西安分公司工程師邵省平告訴記者。

  西安報話大樓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呈L形布置,由中間塔樓及東、南兩側各5層的輔樓三部分組成,總高約62.5米。邵省平說:“報話大樓中間塔樓的主體部分為7層,上面的方形塔樓還有5層。西安報話大樓在2007年被列為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列為陜西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報時鐘和報話大樓一起,已經成為文物。”

  作為全國最大的報時鐘之一,西安報話大樓的報時鐘由上海倍高鐘表廠生產。曾經,由于技術所限,在長達數十年的歲月里,報時鐘的校時完全由人工進行,耗時耗力。2011年,GPS時鐘的使用完全實現了無人值守、無人調試,報時鐘的時間準確率也大為提高。此外,報時鐘的分時照明也由白熾燈泡、發光二極管一步一步發展到現在的LED照明。

  鮮為人知的是,盡管報時鐘的報時音樂一直都是《東方紅》,但其奏響方式也隨著時代變遷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初,報時鐘的報時音樂是由小錘擊打鋼絲,發出旋律,再通過塔樓上的20個喇叭播放出去。當年,報話大樓是西安市最高的大樓,城市里車輛也少,所以聲音能傳很遠。1970年到2000年左右,我們使用的是《東方紅》協奏曲的錄音帶。現在,我們用的則是電子音樂,通過PC機播放。”邵省平告訴記者。

  60多年過去了,西安報話大樓周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報話大樓上放眼望去,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四周的高樓鱗次櫛比。那依舊渾厚、悠揚的鐘聲激勵著這座城市里的人們繼續前行!

  一棟蘇式大樓見證著銅川市因煤而興、因煤而變

  銅川市政府原辦公大樓的記憶

  1958年4月5日,國務院決定:撤銷銅川縣建制,成立銅川市,歸陜西省管轄。繼西安市之后,銅川市成為陜西省的第二個省轄市。

  1月30日,記者來到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辦公大樓。這是一棟典型的蘇式建筑,外墻清新悅目。爬滿整面墻壁的爬山虎讓路過這里的每個人都印象深刻。這里曾是銅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大樓,現為銅川市王益區人民政府辦公大樓。雖然時間已過去了半個世紀,但當我們站在這棟大樓下,仍然可以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大氣和穩重。

  作為蘇聯援建項目,這棟大樓始建于1959年,坐西朝東,為5層磚混結構,面闊61.2米,進深16.4米,高約15米,第一層前后均為拱券窗,二層以上為方形窗。大樓一層前后的中部及兩側辟有大門,前門外有長方形門廳,門廳下有方形立柱及臺階。建筑四層頂部有水平出檐,五層兩側省去,僅在中部有建筑,整個建筑氣勢恢宏,保留著典型的蘇式建筑風格。

  銅川市王益區政協主席張都喜告訴記者:“王益區作為銅川市政府曾經的所在地,近50年的建設發展讓王益區成為銅川市目前最大的商業中心。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王益區紅旗街就是銅川老區最熱鬧的區域之一。銅川市人民政府原辦公大樓就坐落在鬧市區的繁華地帶。”

  60多年來,銅川也從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小城拓展為一座健康、美麗、富裕的現代化城市。

  這60多年,既是銅川經濟蓬勃發展的60多年,也是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的60多年,更是因煤而興、因煤而困、因煤而變的60多年。

  這棟擁有60多年歷史的大樓見證了銅川的發展和變化,使銅川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些許恢宏和韻味。

  或許它很少被人提及,甚至被遺忘,然而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中,在銅川這片土地上,這棟大樓一直擁有莊嚴而肅穆的外表和見證歷史的責任。它注定將成為陜西歷史長河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一座車站記載著蜀道變遷

  寶雞火車站的汽笛

  寶雞是一座因隴海鐵路而興的城市,曾經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自隴海鐵路開通的那一刻起,寶雞就和轟轟隆隆的蒸汽機車結下了不解之緣。火車的汽笛聲,見證了寶雞的發展變化;寶雞火車站,珍藏著無數人的記憶。

  “寶雞火車站,是連接隴海、寶成、寶中三條鐵路干線的樞紐站,也是歐亞大陸橋的支撐點,在西北路網以及關天經濟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寶雞火車站宣傳科科長何磊介紹。

  上世紀90年代后,寶雞火車站最多曾每天接發旅客列車70多對。所有經陜西進川的列車都要在此作業。

  1936年,建成初期的寶雞火車站每天僅開行列車1對,1954年增至12對,1959年增至28對,1979年增至62對,1990年增至74對。旅客發送人數從1951年的55萬人次,到1961年139.9萬人次,到1971年105萬人次,到1980年146.7萬人次,再到1990年186.3萬人次。幾十年間,旅客發送人數翻了幾倍。2012年,寶雞火車站全年發送旅客達516.8萬人次。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已經記不清自己經歷了多少個春運。以前的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但隨著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群眾的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2018年,寶雞火車站旅客發送量為297.8萬人次,客流量明顯下滑。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伴隨著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普速鐵路的運力也在不斷釋放。客運量下滑意味著貨運時代的來臨。我們相信,寶雞火車站將在‘一帶一路’上發揮新的更大的作用。”何磊介紹說。

  曾經在火車站站臺上購買水晶餅、燒雞的舊時光讓人懷念,我們在不舍與發展中從未停歇。寶雞火車站自建站至今已歷經83年風風雨雨,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蜀道變遷。伴隨西成高鐵的開通,寶雞火車站不再是唯一的蜀道咽喉,但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相信,它將會在“一帶一路”的新征程上繼續一往無前。(記者 劉強 文/圖)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老地標 城市 光陰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义县| 大渡口区| 桃园县| 德保县| 绥江县| 社旗县| 望奎县| 错那县| 景洪市| 株洲市| 习水县| 桂林市| 巨野县| 新河县| 桂阳县| 星座| 河北省| 蓬安县| 团风县| 芦山县| 垣曲县| 抚州市| 汝城县| 安陆市| 高要市| 沈丘县| 鄢陵县| 田林县| 云霄县| 嘉祥县| 遂平县| 赣榆县| 任丘市| 黑水县| 庆云县| 射洪县| 芷江| 彭泽县| 彭水| 高尔夫|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