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風向標,也是我國民生事業發展的推進器。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開幕會結束后,住陜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紛紛結合報告內容熱情滿懷地談感想,說體會,話未來。
【關鍵詞】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要切實把寶貴的資金用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報告總結了我們國家一年來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深刻分析了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也作出了具體科學謀劃,是一個主題鮮明,內涵豐富,順應民意、重點突出、措施有力的好報告。”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說,作為一名來自高校的基層委員,自己對報告中關于教育的內容很關注。
張煒說,報告中要求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這樣的提法比較新。“把更加公平更有質量放在一起,加重了分量,與實現教育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在主題和內涵上是一致的。”他認為,發展更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對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這也正是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報告文字精煉,文風樸實,通篇體現了黨和政府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體現了人民至上的治國理念。”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曉萍說,報告中關于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體現了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強調了“五位一體”統籌發展。在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和促進就業方面,讓利于企業,推動大規模減稅給出很多政策紅利。尤其是在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仍保證基本民生投入確保只增不減,如對教育經費仍保持在占GDP的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出1萬億。“這些都讓我備受鼓舞,今后我還要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王曉萍說。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強身健體,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高質量發展’貫穿始終。報告提出的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中,高質量發展更是體現在字里行間。” 住陜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悅對李克強總理在報告里提到的“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源于億萬人民積極性的發揮”感觸頗深。
他說,作為陜西能源行業的一名代表,近幾年的工作實踐證明,邁向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工作要求,繼續推進國有資產、國有企業的改革,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法大力處置僵尸企業,按照油、氣、煤、化、電耦合發展的新模式,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清潔能源和高端的化工產品,為陜西追趕超越作出應有貢獻。”
【關鍵詞】抓經濟 保民生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過去一年的工作求真務實,2019年的工作扎實細致。”這是住陜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西安分所主任方燕對報告的最直觀感受。
方燕表示,2018年政府把經濟工作著眼點放在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和穩預期上,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政府將繼續推進減稅降費、落實放管服,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為各類企業提供服務和保障。在民生方面,強調以人為本,解決人民群眾迫切關注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痛點和難點問題,真正讓百姓有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作為一名律師代表,方燕把關注點自然而然地放在了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戰略上。“律師隊伍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要服務好國家的中心任務和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為法制政府的建設和推進提供專業的服務和咨詢,幫助政府依法行政。在保證民生方面,要更加關注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為他們提供一些法律支持和援助,營造一個平安、和諧、規范、法治和美好的中國。”
各界導報特派北京記者 唐 冰 滿淑涵 原登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