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北京記者唐冰滿淑涵文/圖
每年婦女節恰逢全國兩會期間。今年參加全國兩會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中女性有10名,在陜全國人大代表中女性有19名。在節日來臨之際,她們把最柔軟的關懷投向婦女兒童群體,用心助推婦女兒童事業發展。
王曉萍:加強月子會所規范管理
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實施,女性就業矛盾、母嬰護理需求旺盛等現象愈發凸顯。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曉萍調研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母嬰護理行業中的月子會所越來越受到新生兒家庭的青睞。但總體來看,月子會所存在三方面的“不規范”。
“設立門檻沒有規范,管理收費不規范,服務標準不規范。”王曉萍認為,三個“不規范”正是月子會所產業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王曉萍說,“也許看起來只是小問題,但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一些其他社會問題。”
達到什么標準可以稱之為月子會所?監管方到底是衛生部門還是民政部門?收費雖有高有低,但總體來說還是價格不菲,是否物有所值?王曉萍指出,當前大多數月子會所仍歸家政服務行業,并非以醫療機構名義進行注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難以監管,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她建議,應盡快制定并推行行業政策標準,將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確定為主管部門,對母嬰健康服務進行有效監管。
“有些月子會所是很專業的醫院在做,這些會所的服務和護理水平相對有保障。但更多的一些介于家政和母嬰護理師之間的月子會所從業人員,就沒有明確的專業素質標準了。”王曉萍建議,應在政策制定中明確月子會所從業人員行業標準,鼓勵資質良好的行業協會發展壯大,依靠行業自治力量進行規范。同時允許有資質的月子會所設置醫務室,并加強監管,使得月子會所能夠為本機構從業人才長期掛靠資格證,降低行業人才流失率。
郝世玲:完善職業女性生育與照顧責任政策
因為長期扎根基層,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公安局蓮湖分局勞動南路派出所民航社區民警郝世玲在工作中發現,職業女性遭遇就業不平等待遇的事件時有發生,就業性別歧視依然存在。
郝世玲舉例說:“我們可以算算女性的生育成本,產假、產假津貼、哺乳假、替崗及替崗工資等等。這些都需要用有效政策化解用工單位困難,讓用工單位愿意承擔產假成本,從而打破招聘中的性別偏好。”
針對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的“4-2-1”家庭結構,郝世玲呼吁推動兒童與老人照顧責任的社會化、公益化,讓女性能有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有酬勞動中去。“這其中,完善社會托幼養老保障服務是關鍵。”
“當然,還要呼吁每一位爸爸都能參與到育兒過程中,承擔家庭照顧責任。全社會應樹立男女職工平等分擔家務、參與工作的觀念。”郝世玲建議,政府要制定有效政策以改善社會性別分工,支持女性就業。“比如,給男同志帶薪陪產假、育兒假和照顧老人假,同時通過對用人單位進行政策性補貼,彌補企業的工資支出和替工成本。”
“在撫養孩子、照顧家庭的同時,女性也希望能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郝世玲說,幫助她們實現自我價值還需社會各方一起努力。
郭汶霞:婦女兒童健康發展應得到全社會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陜全國人大代表、西安楊凌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汶霞帶來一份有關“健康醫療和特殊疾病”的建議。她呼吁,婦女兒童應得到醫療衛生基礎服務,一些特殊疾病的診治也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
“兒童生命安全需要社會共同呵護,學校、幼兒園、家庭要特別關注兒童的安全陪伴和健康成長。”郭汶霞認為,職業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的雙重角色應該得到包容和理解。“對于沒有條件參與全日制工作的女性,應得到一些靈活就業的技能培訓,讓媽媽們既可以陪伴孩子安全成長,又不至于因為顧家而脫離社會。”
作為一位女代表,郭汶霞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婦女兒童健康發展問題,讓婦女兒童生活得更加安全、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