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北京記者 原登榮
2018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我國首份《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監測以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為對象,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65.3%,其中八年級重度不良比例超過30%。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多位委員把關注點放在了改善青少年視力問題上。針對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委員們呼吁應采取一系列綜合措施,遏制青少年近視蔓延的趨勢。
王曉萍委員:及早出臺近視防控相應法律法規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身心健康關乎民族未來,應當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安文理學院副院長王曉萍指出,課業負擔過重和手機、電腦的普及,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王曉萍認為,青少年在學習期間忽視戶外體育活動,導致身體素質下降,更容易近視。此外,我國全社會普遍缺乏近視防控的知識。
王曉萍建議,我國應及早出臺近視防控相應法律法規,限制先教、早教等學前教育;強化執行嚴禁手機等電子產品入校的規定,并把責任落實到學校和教育部門;減少學生課外作業,強化學生戶外體育鍛煉,加大近視防控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將近視防控科普知識納入學生考試范疇。
王寧利委員:近視預防的主戰場應該在學齡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表示,目前我國的近視發生呈現年齡小、度數深、患病率高等特點,兒童近視眼已成為影響千家萬戶的大問題。
“近視眼防控沒有神醫、沒有神器,必須是國家戰略、全民行動。”王寧利說,2018年在黨中央的關注下,國家八部委發布了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治實施方案,以前的近視眼防控是某個學校、某個部門,這一次是國家戰略。
針對社會上有關“眼保健操無效”的質疑,王寧利回應說,其團隊花了5年時間對眼保健操的效果做了評估,結果表明正確、規律做眼保健操確實可以緩解眼睛疲勞,但做眼保健操需要同減負和增加戶外運動一起進行,“單純靠眼保健操則孤掌難鳴。”
“近視預防的主戰場應該在學齡前。如果幼兒園就用完了‘遠視儲備’,小學肯定近視,因此小學生近視的根源在幼兒園。”王寧利表示。針對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各式各樣的近視眼防控設備和儀器,他建議質監等相關部門要將質量把控放在第一位,加強監管,堅決避免此類儀器給孩子視覺造成二次損傷。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