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保健品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甚至有高血壓、糖尿病老人誤信后擅自停藥,把保健品當藥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于軍3月29日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在保健食品標簽上設置特別提醒區,特別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等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表示,與國際上相比,我國保健食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相對較高。目前保健食品市場的主要問題是虛假夸大宣傳,甚至吹噓成神藥欺詐消費者等問題屢禁不止,需要社會各方綜合治理。針對問題,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部門聯合部署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2019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又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截至3月1日,共立案4865件,案值達到51.7億元。
專項整治工作不限于“百日”,關鍵是建立長效機制,鞏固專項整治成果。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保健食品標簽上設置特別提醒區。特別提醒消費者“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具有疾病治療功能”等內容,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
二是規范保健食品功能聲稱。對不同歷史時期批準的保健功能進行梳理、論證,調整部分保健功能聲稱,取消與現有功能監管定位不符、與現有健康理念和保健需求不契合的保健功能,避免與藥品疾病預防和治療作用混淆。研究進一步強化企業功能聲稱主體責任、企業自我申明、自我承諾的制度設計,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大浪淘沙的市場自凈作用。
三是廣泛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和消費提示。多途徑多方式向消費者普及“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代替藥物”等健康知識,提升消費者對違法行為的識別力、抵制力和免疫力,引導消費者明白消費。
四是組織開展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虛假宣傳專項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查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虛假宣傳、明示或暗示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 據《北京青年報》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