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靜波 攝
各界新聞網訊 1月17日,陜西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13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委員,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關注民生改善進行大會發言。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任保平就《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培育我省經濟發展新動能》進行發言。
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是我省“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時期內的重要工作,應準確研判數字經濟對我省經濟增長新動能的作用,進一步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任保平表示,當前,陜西省數字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發展占比和規模小、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不夠高、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發展支持力度不夠大等問題。
對此,任保平建議,要把數字經濟擺到重要位置,切實加以推進,牢固樹立“數字陜西”發展理念,把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作為經濟轉型的重要任務和抓手,把數字經濟的發展情況作為對有關部門和企業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以數字化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撬動新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企業數字化轉型工程,企業要將年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項目納入當年省上技改和企業改造項目,扎扎實實地推進產業數字化;以行業生態鏈為主線,通過產品數字化、服務數字化、過程數字化的“三位一體”模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也要加大對數字經濟的支持力度,做好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制定全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全省數字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路徑和對策;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設立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重點數字經濟項目的研發、推廣、示范和應用,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任保平認為,還要高度重視數字經濟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高校數字經濟人才的培養力度,省內有關高校擴大與數字經濟相關的信息技術、管理科學、統計學等學科的招生人數,或增加相關專業設置,培養更多的可以從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人才;成立數字經濟專家服務團,充分利用全省“千人”“特支”“三秦學者創新團隊”等人才項目,深入企業、圍繞項目,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