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2月20日電(記者雷肖霄 蔡馨逸)“來,我看一下你的介紹信,出去買菜是吧?測一下體溫。”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東鄧村的包村干部趙斯棟說著從村民手里接過介紹信,在登記本上記下姓名、身份證號、出村事由和體溫等信息。
同趙斯棟一起工作的還有3名志愿者和村黨支部書記鄧有利,他們值守在村口的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點,嚴格管控村民進出,把一切傳染的可能性牢牢杜絕于村外。
村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三輛車在來回行駛,一輛拉著消毒液給街道噴灑消殺,一輛放著大喇叭播放健康防疫知識,一輛裝著新鮮蔬菜送給有需要的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東鄧村,盡管冷清,但村民的生活井然有序。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鄉村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答題者包括了數以百萬的基層干部。
在脫貧攻堅中形成有效配合的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包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等四支力量,在此次疫情阻擊中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帶領村民一起拉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安全網。
在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西營鎮高橋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發揮長期駐村、熟悉民情的優勢變身“疫情排查先鋒隊”,采取分片包干、全覆蓋登記、主動服務引導等方式摸排走訪。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正值春節假期,防疫物資極為緊缺,扶貧干部想方設法協調多方力量獲取防疫物資。東鄧村第一書記朱虹1月28日回到村里后迅速聯系派駐單位西安市碑林區協調來了30公斤消毒水,緩解燃眉之急。
機關、企事業單位也投入力量到防疫工作中。截至目前,陜西省已有69.7萬余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干部提前返崗投入工作,15.1萬余名黨員干部深入村組(社區)全覆蓋排查監測,采取短信提醒、張貼警示、小喇叭宣傳等方式宣講疫情防控知識,通過“代辦”“代買”為居家隔離人員、老人兒童提供生活服務。
農村社會秩序的有效運營,還得益于多地實行的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模式。
“東鄧村有850戶3701人,人數多管理排查難度大。為迅速掌握村民情況、落實防疫措施,村兩委決定最大限度發動村民的力量,將相鄰居住的約每15戶村民劃為一個網格,由一名網格員管理。網格員大多數是黨員和志愿群眾。”鄧有利說,網格員與網格內的住戶都是鄰里,熟悉情況便于管理,不會漏掉一戶。網格員、村民小組組長、村兩委形成三級管理架構,覆蓋全村。
陜西西咸新區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派駐黨員干部下沉基層社區,帶領870余名基層網格員一起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新區、新城、街道、網格四級形成聯動機制,織就“防疫保護網”。
藍田縣華胥鎮黨委副書記李靜說,網格化管理方式在疫情防控中不斷完善,顯現出有效組織群眾、精細化管理、反應迅速等優勢,在今后的社會治理中將得到更廣泛應用。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