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隨著患者清零,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于3月6日正式休艙,在艙內奮戰了19個日夜的陜西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原地休整待命。
人聲鼎沸的方艙一時歸于安靜,有關的工作銜接仍在節節相連環環相扣進行。“像艙內消殺、物資封存、醫護人員核酸檢測等,都要按照要求有條不紊進行。”休整期間,陜西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領隊、西安市兒童醫院副院長馮占偉的日程會議不斷,收集問題、反饋問題,再溝通協調問題,直到解決問題。
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咬緊問題、消滅問題成了馮占偉的日常工作節奏。而在踏上這趟援鄂之路時,馮占偉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當好班長,怎么帶好隊伍。
陜西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共103人,來自49家醫療單位,隊員之間互相不熟悉,無形中給調度指揮工作帶來壓力。“咱們在一起參加這場戰斗,是責任,也是緣分。大家有任何想法和建議可以隨時聯系我……”2月15日下午,在前往武漢的飛機上,馮占偉一席話瞬間溫暖了隊員們的心,也激發著大家必勝的斗志。
隊伍抵達武漢駐地已是2月16日凌晨3時,來不及休息,馮占偉就迅速投入工作,實地考察光谷方艙醫院,參加方艙醫院例會……從領任務到分任務,短短一個小時內,他根據醫護人員的年齡、職稱進行了初步分工。為了增進隊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保障團隊高效協作,馮占偉還安排醫護兩隊交叉排班。“我們的隊員都是各個醫療機構的業務骨干,可以說是藏龍臥虎,但大家誰都沒有怨言,每個人都盡職盡責。”朝夕相處并肩作戰的日子里,隊員們身上的責任感使命感也帶給馮占偉許多感動。
光谷方艙醫院從2月17日下午5時正式開始收治患者,至休艙時累計收治病人數875人。其中,陜西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負責5個艙位239名患者的救治和護理工作。“這是國家首次將方艙醫院的模式應用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當中來。”出發之前,馮占偉做了大量功課,“新冠肺炎患者絕大多數是輕癥,病死率遠低于SARS,關鍵是讓大量輕癥病例得到及時收治,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此次與陜西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一同進駐光谷方艙醫院的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及福建省、山西省、海南省醫療隊醫護人員,團隊之間也在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高速運轉磨合。“各項制度和流程,也在建設和管理當中得到優化完善。光谷方艙醫院實現患者零回頭、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直至順利休艙,是各個醫療隊與全體入住患者合力的結果。”馮占偉說。
既要調配力量全力以赴救治患者,還要活躍團隊氛圍營造和諧大家庭,卸下裝備回到駐地的馮占偉,就是隊員們身邊的暖心大哥。他利用電磁爐等簡單的廚房用具為大家搭建“小廚房”,用家鄉美食慰藉隊員們奔勞的身心。“有一次,有位隊員過生日,我們自己蒸了雞蛋糕,在上面擺上水果充當生日蛋糕,還準備了一束干花送給她。”馮占偉說,后來這束干花還流動了起來,誰過生日大家就把它拿來送給誰。
“新冠肺炎,要靠因人制宜的救治,細致入微的護理,逐漸化解病患心中的恐懼和不安。”馮占偉記得,艙內有一位女性患者從進艙時就情緒低落,不愿跟人交流,總是一個人躲在被子里看手機。“我們登記了每位患者的身份證信息,在她生日當天,護士們走過去告訴她‘今天過生日’,送給她各式各樣的小禮物,她當時就笑了。身邊的病友們也聚攏過來一起唱生日歌。那一刻,希望被點燃了。”
在全民戰“疫”努力下,武漢正在走出疫情“至暗時刻”。
對這座江城,馮占偉有著別樣的情懷。2003年“非典”爆發,他正在武漢學習。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到全國,他第一時間請戰前線。“對我來說,這次援鄂就像是一種回報,我要為這座英雄城市早日擺脫疫情竭盡全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