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涵博)3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省委一號文件解讀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思光,就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
黃思光介紹,省委一號文件切實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作了全面部署安排,是中央一號文件在陜西的具體化。今年省委一號文件主要聚焦五個問題。
——聚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貧困人口由2011年年底的592萬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18.34萬,貧困發生率由21.4%下降到0.75%。”黃思光表示,雖然同過去相比數量不算多,但剩下的都是堅中之堅、困中之困,脫貧難度非常大。今年脫貧攻堅突出了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是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對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縣和行政村,要組織精銳力量強力幫扶,對特殊貧困群體,要實施兜底保障,實現應保盡保。二是鞏固和擴大脫貧成果。要深入排查所有農村居民“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問題,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嚴把貧困退出關,保證脫貧質量,強化專項督導。
——聚焦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文件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農民增收等12個方面作了安排部署。文件提出要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啟動省域、市域范圍內示范創建;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文件還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等問題作了具體安排。
——聚焦重要農產品供給。“保供給”是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關鍵,文件提出要穩定糧食生產,深入實施“兩藏”戰略,新建200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產量穩定在1200萬噸左右。要穩定生豬生產,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要深入推進現代特色農業“3+X”工程,實施兩年攻堅行動,推行板塊化布局、園區化承載、全鏈條提升,帶動鄉村產業全面升級。同時文件還提出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
——聚焦農民增收。“農民收入低是我省農業農村最大的短板,多年來一直在靠后位次徘徊。”黃思光說,今年省委一號文件從支持小農戶發展、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穩定農民工就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5個方面作出安排。
——聚焦農業農村發展要素。“錢、地、人”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要素,文件提出要優先保障“三農”,確保財政投入與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相適應。要落實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省上在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要支持科研人員、工程師、規劃師、建筑師等下鄉承擔業務工作或開展帶教、培訓、技術指導活動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