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2月,陜西最后一批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目前,陜西還有18.34萬貧困人口,當地以扶貧產業為抓手,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王開存是陜西安康平利縣的一名貧困戶,雖然去年搬出了大山,但一直沒有穩定收入。就在今年,她有了份新工作。
平利縣有不少易地扶貧搬遷社區,但個別社區的配套就業還沒有完全跟上,今年以來,當地根據社區分布情況,辦起了社區工廠。
現在,平利縣已經有80多家社區工廠,主要生產玩具、服裝,以及電子元件加工。而經過培訓的王開存,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
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的同時,陜西還不斷完善升級扶貧產業。茶葉是紫陽縣的扶貧主導產業,過去只能采一季春茶,茶農由于收入不穩定,具有一定返貧風險。今年,當地成立茶葉交易中心,組織技術培訓40多場、覆蓋茶農3700多人,并增加了夏茶、秋茶的生產加工。
當前,陜西正以貧困勞動力務工、扶貧產品銷售、扶貧項目開工等為重點,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中省兩級今年已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超97億元,開工扶貧項目1.75萬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