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凱旋歸故鄉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金梅 韓艷艷
“去支援武漢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難忘的一次經歷,如今安全返回,終于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近日,在西安市臨潼區一家療養院結束了為期14天的醫學隔離和療養后,神木市援鄂護士李宇蓮回到家鄉后表示。
奮戰55天,李宇蓮出色完成了任務,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逆行者”的時代風采。
請戰奔赴抗疫一線
李宇蓮是神木市醫院呼吸科護士。1月24日除夕夜,正在神木市醫院值班的她,得知全國援助武漢第一批醫療隊已經出發的消息后,提筆寫下了援鄂抗疫請戰書。
1月25日早晨下了夜班,李宇蓮回到叔叔家,在稍事休息后就接到醫院的通知,中午要進行穿脫防護服培訓。
“其實當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和爸媽吃頓團圓飯再出發。”得知第二天一早就要馳援武漢,李宇蓮選擇這樣的方式和父母告別,“爸爸,我要去西安培訓,至少半個月時間,明天一早就出發。”
1月26日早晨,李宇蓮從榆林飛到西安,然后和第一批陜西援鄂醫療隊會合,當晚就緊急飛往武漢。
到達休息時,已是凌晨兩點。回想起當時抵達武漢時的心情,李宇蓮坦言:“太緊張了,幾乎一夜未眠。”
相互鼓勵堅守病區
“我們這支隊伍來自全省各地,大家彼此都不熟悉,所以我們要在第一時間根據個人情況介紹進行分組,明確即將面臨的工作職責,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李宇蓮說,“防護服,隔離衣,兩層帽子、口罩,三層手套,還有護目鏡、面屏,從開始準備到穿好整套裝備至少需要半個小時,而且每個步驟都不能有絲毫差錯。”
經過緊張有序的準備后,1月30日,李宇蓮和戰友們進入到武漢市第九醫院,負責護理危重癥病區8位重癥患者和外區重癥病房的28位患者。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要負責7至8名患者,從內區重癥監護室到外區重癥病房,查房、打掃衛生、收生活垃圾,給病人測量體溫、發口服藥、送餐,為病區和病人房間消殺、做心理護理等……”李宇蓮回憶道。
“欣慰的是,一起來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大家相互幫助,我不僅積累了很多護理經驗,也結識了許多老師朋友,覺得很開心!”苦中作樂,同伴之間相互加油打氣,李宇蓮和戰友們肩并肩奮戰了55天。
“終于能吃頓團圓飯了”
給病人治療、護理,每天被感染的風險倍增。在和李宇蓮的交談中,問她身處疫區害怕嗎?她笑著說:“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一進去以后,穿上這身白衣服也就不害怕了,尤其是看到患者減輕癥狀或是出院時,就覺得十分欣慰!”
“一切安好,@所有關心我的人……”這是李宇蓮在55天里,經常發給朋友圈的報平安信息。為了不讓家人朋友擔心,她每天都主動匯報自己的情況。
“剛去的那幾天不敢和爸媽發視頻、打電話,害怕自己會哭。”李宇蓮說,自己出發時“騙”父母說是去西安培訓的,其實后來父親告訴她,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一開始聽到女兒援鄂的消息,說實話心里很擔心,但是每天從新聞上看到全國的醫護人員紛紛前往武漢,宇蓮作為我們神木的一名護士,能去援鄂既是責任也是我們全家的自豪。”父親李占雄說,“好在現在終于春暖花開,孩子們都安全回來了,我們一家終于能吃頓團圓飯了。”
白衣執甲,戰士出征赴荊楚;春暖花開,英雄凱旋歸故鄉。春暖“疫”散,致敬像李宇蓮一樣的白衣天使!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