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四季度,打贏“收官戰”。步入神木市濱河新區,鳥瞰而下,拔地而起的神木市醫院項目恢宏大氣,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建筑“佳作”。走進建設現場,30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的作業面上忙碌,焊接聲、切割聲、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自開工以來,現場管理團隊就錨定“打造品質工程,增進群眾福祉”的目標,從項目管理、安全施工、搶抓進度、提質增效等方面多措并舉,力爭以匠心之鑰,開健康之門。
精益求精 科學組織施工
“醫院建筑具有專業性強、涉及專業多樣、功能復雜、施工及運營復雜等特點,是項目管理中的難點。”項目生產負責人介紹道。不僅如此,在實際施工中還存在工期要求緊、環保及揚塵治理標準高等難題。
面對遇到的各項挑戰和困難,項目全體管理人員擔當作為,迎難而上。為確保各工期節點順利完成,管理團隊提前統籌謀劃,針對項目施工節點分階段制定目標。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每周工作任務的細化,明確到人,層層壓實責任。
此外,管理人員每天會對工序開始時間、完成時間、作業人數嚴格進行確認,及時匯報當日施工內容并對第二天施工任務進行精細規劃,對照施工目標要求查缺補漏。
截至目前,該項目二次結構全部完成,外幕墻工程保溫完成60%,內襯板完成50%,玻璃及鋁單板完成40%,外裝整體完成進度為40%;安裝工程給排水、空調水、空調冷凝水、消防噴淋、風管等整體完成50%;車庫負二層地面全部完成。
科技賦能 打造品質工程
質量是品質工程的生命線。開工伊始,項目就成立了以項目負責人為組長的質量管理小組,嚴格規范工序工藝,抓緊過程細節管控,壓實質量責任。在建設材料方面,所有進場工程材料按規范要求進行送檢復驗,制定完整的送檢計劃,把好質量源頭關。在技術方面,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嚴格執行技術交底,使各級管理人員全面了解和掌握施工標準、安全規范行為。在施工過程中,嚴格落實質量目標管理機制,項目負責人帶隊檢查,質量員每日巡查保證質量,采取定人、定時、定措施“三定”排除質量隱患,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質工程標準。目前項目已完成的主體工程得到了業主方的高度認可。
此外,為了提升管理人員水平,項目部先后組織開展了砌體工程、屋面工程魯班獎細部做法、屋面工程質量通病治理、二次結構施工方案等培訓。“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為保障項目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項目質量負責人說道。
與此同時,項目部高度重視BIM深化設計應用,病房走廊(有吊頂)內管道、橋架、風管、醫療氣體等全部采用BIM進行優化排布,極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工程質量,做到一次成優。“利用BIM技術對管道等進行綜合排布,相比于傳統的二維圖紙排布,三維模型更加簡單方便、清晰明了。管道盡可能采用共用支架,既節約了成本,又提升了美觀性,并根據圖紙進行支架的提前預制,大大節約了工期。”項目BIM專員說道。
警鐘長鳴 緊繃安全之弦
安全是生產的生命線,是開展各項工作的立足之本。在施工現場,處處可見接地氣的安全標語。施工作業人員進場前必做安全三級教育,考試合格后方能入場。各分部分項作業人員上崗前均需進行該作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注意事項的培訓,不做交底堅決不能開工。
在日常工作中,項目部堅持從源頭上抓起,保證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杜絕一切人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設施的不安全狀態、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缺陷造成的安全隱患,做到現場情況心中有數,運行狀況有序可控,安全形勢一目了然,牢牢把握安全生產主動權,確保安全生產形勢平穩。
“今年,我們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勞務人員集體觀看了電視專題片《生命重于泰山》、警示教育片《生命之鑒》,開展了消防安全應急演練活動,全面強化了管理人員及勞務人員安全意識。”該項目安全經理介紹道,“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我們項目主要管理人員輪流充當安全培訓師,針對《安全生產法》《陜西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開設大講堂,對項目、各分包全體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讓安全意識滲透每個崗位。全面增強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及勞務工人的風險防范意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形成了全員時時刻刻講安全保平安的良好氛圍。”
風好正是揚帆時,奮楫逐浪天地寬。下一步,九建團隊還將繼續秉承“向善而建”的企業哲學,深入貫徹陜建“11359”工作方針,踐行“四新”戰略,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跑出民生“加速度”,為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神木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楊高榮)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