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榮)4月22日,西安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西安市中心城區交通優化提升工作。
中心城區增加公共停車位
今年以來,西安市住建局持續優化道路網絡,加速項目建設進度,加快推進斷頭路、快速路等重點項目建設,32條斷頭路打通任務中,已打通2條,26條在建,4條正在前期準備階段。西南二環立交項目唐延路至南二環段已實現雙向通車;體育中心一標段、體育中心二標段、朱宏路主線路、太華路主線路、北三環主線路正在施工階段。
為挖掘公共停車資源,重點圍繞停車矛盾突出地段,積極挖潛用地資源,確保中心城區增加公共停車泊位不少于5000個。鼓勵單位利用自有用地增建、臨時邊角地塊插建、老舊小區加建立體車庫。積極探索停車設施共享管理政策,促進社會停車資源有償錯時利用,全力解決“停車難”。
“目前已完成156條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方案設計,累計建成綠道17.09公里,開工建設24條示范街。”西安市交通局局長張健表示,下一步,將中心城區交通優化提升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綜合督考工作機制,對任務完成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實施月檢查、月反饋、月通報,并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清單,高效推進工作開展。
新城區新增老舊小區停車位
“目前新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0萬輛,每日過境約47萬輛,而全區現有停車位僅4.5萬個,供需比達到了1:6.6,緩堵保暢的壓力很大。”西安市新城區區長王征說,針對“停車難”問題,西安市新城區結合全區208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將完善公共停車設施納入小區改造施工規劃設計內容,配套新建一批集約式公共停車設施,今年計劃新增老舊小區停車泊位達到1000個。
為優化提升中心城區交通,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新城區針對西安華清西路、尚儉路、長纓西路等7條重點擁堵路段,組織交警、城管、街辦等協同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增設紅綠燈燈控設施,重新施劃重點擁堵道路交通標線,加強交通站點附近轉運接送、臨時停車交通管制和疏導。
“目前已完成7條重點擁堵道路方案設計,年內完成交通疏解實施并驗收,確保道路治理有突破,交通出行有改善。”王征表示,將持續完善停車系統,全力增加轄區停車泊位資源,正在建設華山十七街坊小區停車樓,預計7月底前完成,將增加車位290個,正在協調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共享停車資源,改善西京醫院周邊停車位緊張狀況。
建立醫院學校周邊交通綜治長效機制
西安市交警支隊宣法處副處長趙永強說,疫情期間,運用“西安交警APP”催挪車等人性化執法手段,警告違停車輛超過240萬輛次,共處罰違停車輛60.5萬例,查處渣土車違法行為2842例,飲酒駕駛1183例、醉駕541例。
為緩解交通壓力,西安交警在前期已完成384.6公里公交專用道建設的基礎上,繼續對全市符合公交專用道設置條件的道路進行排查,最大限度施劃公交專用道,積極開展人行道和自行車道專項整治工作,確保慢行通道的連續性、安全性。
近日,“交警新城大隊對湖北籍就醫患者家屬違停行為給予‘不罰,加油’”的人性化執法措施,收獲廣大網友一致好評。
趙永強說,目前,西安交警支隊正在積極配合相關部門以唐都醫院、交大二附院、高新一小及陜師大實驗小學作為試點,初步建立校警聯動、醫警聯動工作模式,增設路內錯時停車泊位,完善周邊交通設施,開展醫院、學校周邊交通綜合治理工作,推動建立醫院、學校周邊交通綜合治理長效機制。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