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兩會報告解讀:2020年西安重點要做好這十件事

2020-05-18 09:35:40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摘要]截至2019年底,西安市共68750戶242300人實現脫貧,29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唯一的貧困縣周至縣摘帽。...

\

\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西安發展的“大事”:GDP,高鐵、地鐵,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秦嶺生態系統修復……也提到了與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今秋投入使用170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近6成老舊小區啟動改造,貧困人口脫貧……

  我們就這些“大事”“小事”為您進行一一解讀。

  任務不減

  2020年重點工作:1.聚焦辦好“十四運”,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2.緊盯“五強”目標,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3.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絲路科創中心。4.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5.促進消費升級,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6.叫響做實“千年古都·常來長安”文旅品牌。7.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8.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9.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10.扎實辦好惠民實事。

  127所新建中小學幼兒園今秋投用

  報告內容

  積極實施教育強市三年行動,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年內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70所,新增學位16.4萬個。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報告解讀】

  記者了解到,新建、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70所,將在今秋開學投入使用。

  170所中新建127所,截至3月底,已竣工49所、主體封頂80所,所有學校8月前設施設備到位、環保檢測達標。

  33所重點提升初中學校的硬件改造提升項目已全部開工,確保秋季入學校容校貌明顯改善。其中雁塔區4所學校——西安市第61中學、78中學、98中學和99中學已全部開工;未央區的3所學校,硬件建設任務已過半;新城區5所學校——西安市92中、西安市40中、匯文中學、陜汽二校、西安市大明宮中學已全部開工;高新區4所學校——郭杜初中、東大初中、五樓中學、市52中已全部開工;碑林區5所學校已全部開工。

  雁塔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5所新建學校正在施工,將增加3300個學位。另外雁塔九幼預計今年9月可提前投入使用。

  蓮湖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6所學校4個已竣工,其余2個8月投入使用。

  新城區新建的“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學分校”將投入使用。

  未央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6所新建學校主體建設已完工,6月底將全面竣工,8月底前投用。

  經開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3所學校主體已封頂,將于9月1日投入使用。

  曲江新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曲江一小新校區、曲江五小、曲江六小和曲江七小4所學校,將于今年9月建成投用。

  浐灞生態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浐灞實驗小學、浐灞啟源學校將于8月底建成投用。

  西咸新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是新建7所幼兒園、5所小學、2所初中、1所高中,改擴建1所小學。

  航天基地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4所學校為航天第三幼兒園、航天第四小學、航天第五小學、交大附中航天學校(小學部)。

  長安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有20所新建、擴建學校。

  臨潼區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學校(幼兒園)有7所。

  藍田縣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新建學校為2所。

  周至縣今秋計劃投入使用的有8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近6成老舊小區已啟動改造

  報告內容

  扎實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啟動36個城中村(棚戶區)拆除提升,改造提升老舊小區1100個、背街小巷342條,打通斷頭路38條,高標準完成架空線纜落地年度任務。

  【報告解讀】華商報記者了解到,西安城中村(棚戶區)拆除提升方面,全運會召開前完成42個重點城中村(棚戶區)項目拆除提升工作。今年的任務是36個剩余項目全部啟動,年底前完成14個項目拆除及5個項目提升。今年以來,已完成浐灞生態區段家村1個村拆除工作,已啟動20個項目拆除和1個項目提升工作,剩余10個項目征收及4個項目。截至4月初,涉及區、開發區正同步開展前期各項準備工作,計劃年底前全部啟動。其中包括,火車站北廣場周邊棚戶區改造項目;國際港務區騫村、杏園村(已完成拆遷安置),浐灞生態區段家村(征收拆遷已完成)等。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方面,計劃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主城區599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任務。改造主要包括違法建設治理、機動車及非機動車管控、市政設施提升改造、街景綠化建設、城市家具提升改造、建筑物外立面提升整治、牌匾標識提升改造、架空線纜落地和歸順整理、市容環境整治、豐富街巷文化內涵等10方面。截至4月初,599條背街小巷已完成方案設計273條,開工建設185條。其中,6月底前,將完成所有街巷提升改造方案設計并開工建設。包括雁塔區樂游東路、新城區皇城西路、碑林區信義巷等。

  提升老舊小區方面,1100個老舊小區面積約1900萬平方米。截至4月初,已啟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96個、1221.3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13.43萬戶。

  打通斷頭路方面,確保在2021年4月前打通58條“斷頭路”,并同步進行配套管線、綠化亮化、交通標識、公共交通設施等建設。2019年底,已打通204所西側規劃路、高新路南延伸段、航天西路等25條,截至今年4月初,剩余33條“斷頭路”中,已打通學府大道、向陽路西延伸等2條,27條有序推進,4條正在征地拆遷和施工準備。

  架空線纜落地方面,2021年5月底前,完成主城區道路以及城中村、老舊小區通信架空線落地工作,優先完成主、次干道,重要區域及含光路通信架空線落地工作;完成迎賓大道(一級道路)及“十四運”場館周邊電力架空線落地共89條路段、253.8公里,并對主、次干道(二、三級道路),背街小巷(支路)及城中村、老舊小區電力架空線進行歸順整理;“十四運”前,完成32公里管廊建設和架空線落地。

  截至4月初,咸寧路、長纓路連廊已完成主體施工;幸福林帶架空線落地涉及的8個項目中,萬壽路、幸福路、長樂路連廊、韓森路連廊正在主體施工;建工路連廊正在進行土方開挖。子午大道、“三中心”配套管廊等6個項目主體已基本完工;科技八路、朱宏路等項目正在實施。 華商報記者 馮強

  確保剩余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

  報告內容

  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確保剩余在冊貧困群眾高質量脫貧退出。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強化產業就業扶貧,支持貧困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拓寬貧困群眾可持續增收渠道。

  【報告解讀】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扶貧辦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西安市共68750戶242300人實現脫貧,29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唯一的貧困縣周至縣摘帽。

  西安市將堅決做到“兩不愁三保障”全覆蓋、無遺漏,目前已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學生;新農合參保、村級衛生室、“一院幫一村”結對幫扶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水、電、路、視、訊”配套設施全覆蓋;全市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全部達標等。

  在產業扶貧方面,持續深化“十百千萬”工程效益,推動初步建成的以鄉村旅游、奶山羊、苗木花卉、中蜂、獼猴桃、核桃、電子商務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繼續深化發展。

  在就業扶貧方面,通過增設扶貧公益崗位、加快扶貧項目落地見效、實行扶貧小額信貸延期快貸、暢通消費扶貧渠道等8個方面的措施,重點解決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帶貧企業復工等問題,最大限度消除疫情影響。截至目前,2020年546個扶貧項目已開(復)工499個,開(復)工率達91.39%。

  2020年,西安將緊盯脫貧攻堅收官目標,確保5424戶8769人剩余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6.87萬戶24.23萬人已脫貧戶鞏固提升、495戶1725人的脫貧監測戶和351戶1058人的邊緣戶零返貧、不新增。 華商報記者 付啟夢

  加快實施秦嶺生態系統修復

  報告內容

  嚴格執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制定《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深入整治“五亂”,加快實施生態系統修復,大力營造水源涵養林,持續開展峪口峪道綜合治理、“小水電”整治和礦山治理修復。

  【報告解讀】秦嶺長安區段面積876平方公里。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讓秦嶺西安段成為最大的農家樂產業聚集區。但是,隨著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農家樂的“野蠻生長”也讓秦嶺的生態系統不堪重負。為深化違建別墅專項整治效應,當地迅速跟進啟動農家樂專項整治工作。排查出的2809戶農家樂中,拆除違建農家樂284戶、關閉910戶,整改提升的1615戶全部完善手續、建設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實現污水達標排放。此外,一年多來,西安還先后開展聯合檢查354次,偵辦涉及野生動植物案件99起,22家采石礦全部關閉,累計拆除違建面積197.28萬平方米,恢復植綠4820.46畝,復耕逾1655畝,退回村集體土地1992畝。

  為了把旅游業對秦嶺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建立農家樂App信息管理平臺和農家樂管理協會的同時,長安區還投資2億元建設了8個峪口保護站,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和熱成像系統,對進入秦嶺的人、車實施智能管控。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標準不降

  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全面創新改革。堅持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堅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標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力辦好十方面惠民實事,實行臺賬管理,切實解決群眾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讓政策更接地氣、干部更具情懷、城市更有溫度,努力讓人民滿意。

  三個餐廚垃圾處理場年內建成投用

  報告內容

  繼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快高陵、藍田、灃西新城三個餐廚垃圾處理場建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場建成投用,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著力提升城市綠色容量。以渭河、灃河、灞河和環山公路為重點,啟動超級環線和護城河綠廊建設,新增城市綠道不少于100公里、綠地面積不少于60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7座城市公園,新建和改造提升綠地廣場、口袋公園不少于100座。支持周至、藍田打造全國生態樣板縣。

  【報告解讀】2019年9月,西安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華商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今年3月27日西安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通報存在問題,結合實際提出解決路徑,將有力推動定時定點投放、公示承諾制度等重點工作的開展。目前,西安在開展市級示范單位和區級達標單位創建基礎上,積極推進示范區創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全省共確定9個省級示范區,西安市占有5個名額,分別是碑林區、蓮湖區、長安區、經開區、曲江新區。

  為確保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2019年10月,藍田、高陵、鄠邑、西咸等地四座生活垃圾焚燒廠也逐步投產啟用,西安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革。目前,高陵、藍田、灃西新城三個餐廚垃圾處理場建設都正在進行,原計劃今年9月投用,受疫情影響三個項目都在加緊施工,年內都可建成投入使用。西安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場正在建設中,該項目今年3月開工,將承擔生活垃圾焚燒后產生的飛灰、爐渣填埋和生活垃圾應急填埋的雙重任務,一期工程占地約1230余畝,設計庫容約1000萬立方米。采用EPC模式建設,計劃總工期12個月。

  著力提升城市綠色容量方面,西安城市城管局相關處室介紹,全市(不含西咸新區)今年春季計劃啟動實施全運會園林綠化建設項目225個,截至5月10日,已全部啟動。其中已完工項目74個,正在施工項目123個。截至目前,全運會相關項目共新增城市綠地面積231.4萬平方米,改造提升綠地面積167.93萬平方米,栽植喬木123451株。

  2020年全市全年增綠任務為“新增城市綠地600萬平方米,栽植喬木不少于30萬株”。截至5月10日,全市全運會項目和非全運會項目共新增城市綠地553.06萬平方米(含西咸新區214.05萬平方米),占年度任務的92.17%,栽植喬木248569株(含西咸新區60847株),占年度任務的82.85%。

  7個城市公園建設方面,長安公園已建成開園。還包括幸福林帶、西安城市生態公園,位于鄠邑區的天橋湖水體休閑公園,已建設90%,西安渼陂湖水系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進度過半;位于西咸新區的南位公園、環形公園三期,南位公園位于秦漢新城南位鎮,依托大西安綠道體系,將建設為低碳環保型城市郊野公園,項目凈規劃設計面積為111038平方米。 華商報記者 李婧

  多家公立醫院新院區已開工

  報告內容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優化各級公共衛生機構職能,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西安公共衛生中心,以及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兒童醫院經開院區、中醫醫院南院區等醫院建設,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報告解讀】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的同時,西安重點推動健康西安建設,多家知名公立醫療機構新院區近期已經開工。

  自2月17日上午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應急院區)建成交工后,一直在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后續西安還將建強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修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加強人員培訓和應急演練,提升監測預警、處置救援和預防控制能力。到2020年底,4-6個區縣要達到衛生應急規范化建設標準。完善衛生應急信息管理體系建設,實現電子健康卡與城市一碼通對接,提升疫情預警、信息傳報、數據分析信息化支撐能力。

  突出抓好健康西安建設,制定《健康西安行動(2020-2030年)》,出臺健康西安行動監測和考核方案,把健康西安行動執行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考核內容,組織開展年度測評。

  今年還將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優化布局、提升功能,加快推進公共衛生中心、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市中醫醫院南院區、市第一醫院遷建、市第九醫院改擴建等醫院建設。

  根據最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今后將重點規劃布局好新建城市區域的醫療機構布點,計劃到2020年新增三級綜合醫院21所,分布在曲江新區、浐灞、灃東新城、大興新區、火車北客站等城市發展新板塊。

  目前,多個項目已經開工。西安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位于西安北站北廣場以北,緊鄰文景山公園,于日前開工建設,規劃床位3000張。其中一期建設1500張病床,總投資約24.3億元,預計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

  西安經開區國際醫院(西安市中心醫院經開院區)于2019年年底開工建設,位于涇渭新城緯八路以南、涇勤路以北、渭中路以東、經二路以西。項目總投資約32.96億元,占地170畝,設計床位1500張,停車位3116個。未來將建成一所集醫、教、研和健康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成為涇渭新城第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西安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規劃用地200畝,設置床位2000張,門、急診日接診量8000人次。機動車停車位不少于5540個;其中一期建設1000張病床,包括門急診醫技樓72000平方米,住院樓48000平方米,以及地下建筑,投資金額16億元。預計2023年底投入使用。屆時,西安市兒童醫院將在城區內形成安定門(西門)總院、南區醫院、東區醫院、經開院區4所醫院以及分布在市區內的7家門診部的兒科醫療資源布局,覆蓋西安市東、南、西、北四個區域。

  西安市第八醫院新院區也已獲批,選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區310國道與210國道交匯處,規劃床位1500張。 華商報記者 李琳

  啟動三環內高排放企業搬遷或退出

  報告內容

  建立“散亂污”企業長效管理機制,啟動三環內高排放企業搬遷或退出,實施熱電廠污染物總量與排放濃度“雙減排”。

  【報告解讀】目前西安市三環內高排放的企業還有多少?都是什么類型的企業呢?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鄧順熙說,2018年,西安市政府印發《西安市“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西安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將全部搬遷或關停。按照計劃,2018年6月1日起,西安全市煤化工、石油化工、焦化、水泥(不含粉磨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保溫材料、防水材料等行業企業限制50%產能。2018年,城市六區及閻良區上述行業企業全部搬遷或關停。西咸新區及其他區縣、開發區2020年上述行業企業全部搬遷或關停。到2020年,基本建成“無煤化”城市。

  據了解,截至目前,三環內高排放的企業絕大部分都已經遷走了。目前還存在的是個別的企業,比如個別的供熱企業,個別的物流企業,個別的材料企業,這些企業也正在遷出。造成關中灰霾的污染物排放是相當多的,既有電廠、燃煤化工企業,也有機動車排放等,除了要求高排放的企業遷出之外,建議淘汰排放不合格的老舊車輛,加快高排放在用柴油車的達標改造,推進新能源公交車,提高燃油品質量。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長安、藍田會咋做?

  報告內容

  抓好西安城墻·碑林等4個5A級景區服務創優,支持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創建5A級景區、華夏文旅等創建4A級景區,支持長安、藍田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報告解讀】西安市支持長安、藍田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長安、藍田準備怎么做?

  華商報記者從長安區文旅局了解到,長安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下一步計劃對重點檢查部位進行整改提升,突出“一個基礎、六個核心、七個配套”。一個基礎,即提升長安區旅游環境與氛圍,在游客集中場所設立志愿者服務工作站。六個核心,包括“一城一景一道一帶一心一店”。一城,即豐富城市旅游業態。建設旅游主題功能區、休閑游憩區、特色文化街區、休閑夜市等。一景,是指提升4A級景區質量。完善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購物商店等。一道,是指打造1-2條長安區旅游風景道。一帶,是指重點包裝打造秦嶺北麓鄉村旅游帶。一心,是完善長安區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建成長安公園北側停車場,把長安公園旅游集散中心建成長安會客廳。一店,是指建設一批5星級、4星級飯店,加快推進精品民宿建設。

  七個配套,是指完善公路服務區、內部交通、停車場、旅游標識系統、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智慧旅游等七個配套工程。

  藍田縣文旅局工作人員介紹,藍田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是把“空間全景化、出游全時化、產品多元化、休閑全民化”做為目標。經驗做法有:圍繞全域旅游建機制體制,抓好一體化頂層設計;圍繞全域旅游抓環境整治,形成空間全景化布局;圍繞全域旅游抓產業融合,構筑“大旅游”產業格局;圍繞全域旅游抓主題活動,創建“品質藍田”營銷品牌;圍繞全域旅游抓服務,形成全員參與保障體系。創新亮點,比如改革“門票經濟”,2016年“五一”在陜西省首家免費開放所有縣管景區,用500萬元左右的門票收入換來了30多億元的旅游綜合收入。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金融綜合競爭力 全國31個金融中心西安第11

  報告內容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達到9321.19億元,增長7.0%,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9和1.0個百分點,經濟總量提前一年實現“十三五”目標。財政總收入突破1500億元、達到1533.8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2.56億元,稅收占比82.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增加值增長6.9%,增速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二。

  【報告解讀】2019年12月19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一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在全國31個金融中心的排名中,西安金融綜合競爭力位列第十一,較去年提升兩位。

  除金融綜合競爭力提升外,2019年7月2日,在由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環球時報》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發布會”上,西安市被評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西安市19個通用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個專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外,西安還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榜單前十,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中西安位列西部第一,獲評2019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突出貢獻城市,入選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及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強城市,獲評全國夜間經濟十強城市,大唐不夜城入選全國首批高品位步行街試點。2019年10月10日,全球民宿預訂平臺愛彼迎發布“2020年20個熱門旅游目的地”,西安作為國內唯一城市入選。

  這些榮譽的取得都為西安的可持續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華商報記者 肖琳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大事 解決路徑 陜汽二校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公安县| 田阳县| 屯门区| 余姚市| 迁西县| 景宁| 正镶白旗| 榕江县| 富蕴县| 禹城市| 赫章县| 清水县| 辽宁省| 舒兰市| 娄烦县| 大冶市| 仁怀市| 临澧县| 沽源县| 灵川县| 江永县| 霍林郭勒市| 宜兰市| 探索| 屯留县| 城步| 克山县| 元氏县| 湛江市| 繁峙县| 丹江口市| 武山县| 崇左市| 江达县| 青铜峡市| 安多县| 水富县| 丹江口市| 株洲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