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兩會熱點話題
不外乎
就業、教育、醫療、環境、住房、城市治理等
與您息息相關的話題
但群眾無小事
今年,老百姓們最關心的是哪些話題?
一起來看看吧
彈性安排春節假期
朱鼎健委員
“此次疫情顯著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模式和習慣。通過此次公共衛生事件,我們也需要反思過度聚集帶來的風險。”全國政協委員朱鼎健提出建議,國內應該對春節假期進行彈性安排,給地方和企業更多自主權,實現最大限度的春節前后錯峰出行。
春節的“壓力”
朱鼎健表示,在全國范圍內以億計的巨量人口在短短幾天時間內進行一次往返的“春節大遷徙”,這甚至被稱為“世界奇觀”。春節長假也因此帶來了交通等一系列的社會運轉組織的失序問題。
另外,朱鼎健提及,春節“一刀切”集中放假可能還會增大傳染病的傳播風險、造成大眾“節后綜合癥”,以及集體性停工加重企業運轉壓力等問題。“可以看出,全國統一集中7天春節長假,使各種影響和負面效應更加突出。”
消息一出
便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支持
也有網友表示 可能有些難實現
還有的網友建議延長假期
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范小青委員
“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么做作業。”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建議給小學生減負。同時,建議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合理。
家長的“壓力”
“小學生的父母親,三十多歲,正是工作壓力最大,人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如果全部用來輔導孩子,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入坑’!”因此范小青建議: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作業家長簽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消息一出
便引發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支持
也有網友表示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應該是自愿的
建議建未成年人涉罪數據平臺
陳海儀代表
全國人大代表陳海儀表示,目前沒有全國收容教養及14周歲以下未成年涉罪的相關數據。她建議,構建全國未成年人涉罪數據統一平臺,在一定范圍內共享,有利于全面把握政策調整、法規修訂方向,也有利于理性看待未成年犯罪。
中小學期間心理問題很重要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歸根結底與其特有的心理生理特點密切相關。”陳海儀說,例如家庭中產生的家暴、沖突、疏忽照顧、離婚、再婚、喪親、二胎等情形,家庭管教模式當中存在的溺愛、嚴厲、打罵、要求高、多子女差別對待等,以及創傷性事件(校園意外或欺凌事件、性侵、交通意外等)、學業壓力、社交問題等引發未成年人產生各種心因性問題,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情緒行為。
消息一出
便引發網友熱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