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住陜全國政協委員 陜西省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建立健全疫后經濟社會 智慧預警管理制度
掛號看病、聽課學習、購銷往來……甚至考察、洽談、簽約,這些我們熟悉的場景都能在網上實現。
因防疫需要,不見面的在線學習、工作、生活方式催生遠程辦公、空中課堂、線上問診等新業態。據微信小程序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七,小程序生鮮果蔬業態交易筆數增長149%,社區電商業態交易筆數增長322%。百度搜索數據統計,在延遲復工背景下,“遠程辦公”搜索指數迅速上升,企業復工后,辦公類小程序近一周日活環比增長了385%。
后疫情時代,這些信息化、數字化技術應用如何在智慧化管理體系中發揮作用?今年全國兩會,住陜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茜帶來了她的思考。“當下,我們需要轉危為機,以需求為導向,優化網絡強國政策制度環境。”王茜建議,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統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將發展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作為有效抓手,進一步提高政府預警管理水平,推進社會治理、產業發展、居民消費等在線協同應用。
“當下,我們應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以更加精準、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手段進行經濟社會發展早期預警預期管理,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王茜建議,應建立網絡強國、信息經濟戰略實施評估機制,不斷提高信息網絡資源開發利用和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水平,持續推動政務服務創新,催生新業態和新模式。圍繞產業鏈安全,建立健全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保障供需目錄清單和監測平臺,研究建立重要物資生產指數監測體系,基于大數據動態優化企業高質量生產的政策支持和實體保障。政府相關部門要打通各類企業監管平臺數據,創新“互聯網+”服務模式,為企業生產運行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行政審批、技術咨詢和“走出去”綜合服務。
針對醫療衛生事業新形勢、新任務,王茜還建議,持續強化互聯網與衛生健康行業深度融合,將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分級開放應用平臺,以及發展互聯網醫院、整合社會公共衛生信息資源作為“十四五”衛生健康規劃重點內容,全面提升公共衛生監測評估和決策管理能力,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預警機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和應急響應能力。“同時,要建立區域互聯網衛生健康服務監管平臺和衛生技術評估中心,優化遠程影像檢測、遠程病理分析、居家用藥咨詢等技術質控標準,建立與其配套的新型支付保障機制,培育新型衛生健康服務業態、發展模式和產業體系,高質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各界導報記者 滿淑涵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