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榮)6月12日,記者從西安市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關于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的實施意見》發布以來,西安市多措并舉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全市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認證、軟件和信息服務、會議會展6個生產性服務業主體增多、規模擴大、比重上升,跑出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加速度”。
“年內全市生產性服務業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西安市發改委副主任趙寅科表示,西安市發改委將加快落實《關于印發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若干措施(暫行)》,加大“三個經濟”、先進制造業強市等專項資金向生產性服務業傾斜,促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恢復發展。
以高新區為試點區域,以陜鼓、陜汽為試點企業,申報國家兩業融合試點;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等“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集群由“生產+制造”向“服務+制造”轉變,促進產業鏈融合拓展。
今年1—4月,西安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630億元。據西安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齊海兵介紹,預計到2022年底,全區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以上,到2025年力爭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全面建成全球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高地。
齊海兵說,三年內高新區還將統籌安排50億元,引導基金出資設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同時每年安排不低于3億元普惠政策資金,重點支持電子信息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企業增大研發投入、企業上市、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龍頭企業招引項目和配套、搭建應用場景等方面。此外,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將優先向電子信息產業傾斜。
“我們將重點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計劃到2021年,汽車產業將聚集企業50家以上,工業總產值跨越1000億元大關,再用5年時間突破2000億元規模。”西安市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錢虎威說,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主要圍繞商用車與乘用車,依托陜汽、吉利等整車龍頭企業及康明斯、漢德車橋、德仕等骨干零部件企業,加快推進吉利汽車產業基地、陜汽集團研發中心和商用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同時,推進傳統汽車迭代升級、新能源汽車平臺化開發、專用車工業設計與技術集成,以及新一代特種全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及車橋車架、轉向器、剎車器、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
錢虎威表示,下一步,經開區將推動區內龍頭企業向智能制造和服務型制造轉型,積極研發應用氫能源動力、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新技術與新產品,拓展汽車金融、供應鏈金融、再制造、車聯網與大數據等后市場,打造“研發+制造+服務”產業生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