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在悠悠歲月里,有的樹木已經生長了數千年。
古樹名木共454906株
華商報記者從陜西省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陜西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秦嶺地區有動植物王國和“南北生物物種庫”之美譽,古樹名木較多,共計454906株。秦嶺地區的古樹中,散生古樹名木3155株、古樹群73個451751株,按保護級別分為特級188株、一級710株、二級771株、三級1486株。
各自樹種領域絕對C位
陜西省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陜西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綜合樹齡、樹高、胸圍、形態以及相關歷史文化,選出了秦嶺地區十大“古樹王”,在各自樹種里,它們都是“王”。
普查古樹要防毒蟲和蛇
相關負責人說,在普查古樹時林業人歷盡艱辛,“秦嶺山高路遠,有的地方交通不便,車到達不了,就靠一雙腳行走,非常辛苦。普查時正是盛夏,山林茂密,風進不去,非常悶熱,并且要隨時防范被毒蟲、蛇咬傷。”
1.秦嶺玉蘭王
中國玉蘭中的花魁
在西安市周至縣厚畛子八斗河村海拔1200米的河壩右邊的田地與山林之間,生長著這株頂天立地的玉蘭王,約1000年。該樹樹干高大挺拔,枝繁葉茂,氣勢雄偉,高約21米,胸圍4.50米,樹冠約178平方米,樹形如一把巨傘,26個大枝向四周伸展,綠蔭能覆蓋約二畝地的范圍,陽春三月,綠葉未綻,數萬朵紫白色的玉蘭花就怒放枝頭,滿樹像白色蝴蝶隨風起舞,悠悠的蘭香灑滿山谷。曾任周至縣尉的白居易曾有詩云:“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脂胭染小蓮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該樹是中國玉蘭中的花魁。
2.老子手植銀杏
樹心已空依然枝繁葉茂
西安市周至縣樓觀臺系春秋時著名哲學家、道教始祖老子說經傳道之處,被譽為“天下第一福地”。這株古銀杏樹位于樓觀臺宗圣宮下院,相傳是老子親手所植。樹齡約2600年,原樹高24米,胸圍15米,胸徑4.8米。1972年曾遭火燒,樹心已空,只剩下薄薄的外皮,但依然枝繁葉茂?,F樹高11米,胸圍9.50米,因其古老,又系老子親手植,當地百姓奉若神明,每逢初一、十五,當地百姓便到銀杏樹下焚香還愿,掛紅,成當地一大民俗。
此株銀杏樹還有一則趣聞,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與周總理談判國事,涉及中日歷史上互有交往的話題。田中說,中日友好的標志之一就是唐代鑒真和尚把日本銀杏樹種傳到了中國。周總理則說,中日交流源遠流長,但銀杏樹應該是由鑒真和尚帶回日本去的,中國的樓觀臺就有周代老子親手栽植的古銀杏樹。日方表示懷疑,后來由中國外交部人員陪同日方專程到樓觀臺勘察并得以證實。
3.洛南古柏
為洛南八大景觀之一
這株古柏位于商洛市洛南縣柏庵村。樹齡約2000年,樹高23.1米,胸圍7.73米,樹冠覆蓋面積半畝盈余。古柏生長在頁山半山腰,雖然已生長兩千年,仍然生機盎然,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觀賞。該樹是陜西省側柏王之一,被列為洛南八大景觀之一。
4.南溝七葉樹
相傳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栽植
生長于寶雞市鳳縣河口鎮安河寺村南溝的這顆七葉樹,樹齡約1400年,樹高31米,胸圍5.10米,冠幅36米,是陜西省最為古老的七葉樹之一。該樹樹干粗壯有力,枝條分布均勻,樹冠圓滿自然,似巨傘自然伸展,雖經千年風雨,仍長勢旺盛,其樹齡之長、樹體之大堪稱“七葉樹王”。相傳此樹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在此居住時栽植。
5.陜西冬青王
四季長青,十分罕見
這株冬青生長于商洛市鎮安縣西口鎮青樹村,樹齡1100年,樹高27米,胸圍3.80米。冬青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四季長青,冬天仍枝繁葉茂。這株高大的冬青十分罕見,被稱為陜西省冬青樹王之一。
6.秦嶺銀杏王
被劃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
該樹地處秦嶺太白山南麓、漢江上游的全國銀杏種植基地縣漢中市留壩縣,生長在海拔990米的玉皇廟鎮石窯壩村,樹高26米,胸圍13.80米,經測算樹齡近4000年。1939年至1949年間,樹干中下部的腐朽部分先后5次起火,原因不明,樹心被燒成了一個約三米大小的空洞,洞里可裝進12個成年人。該樹已被劃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留壩縣林業局投資數萬元,設立欄桿加以保護。該樹是在秦嶺發現的銀杏王之一。
7.陜西紅豆杉王
碗口粗樹枝在夜間被大雪壓斷
這顆紅豆杉生長于商洛市山陽縣三合村,樹齡約1000年,樹高18米,胸圍4.32米。2010年3月22日,該樹南側有四個碗口粗的樹枝在夜間被大雪壓斷。秦嶺南坡生長出如此大的紅豆杉,極為罕見。該樹是目前陜西發現的紅豆杉王之一。
8.陜西白皮松王
戰亂年代村民設法保護
這棵白皮松生長于商洛市洛南縣李河鄉肖灣村,據考為明代所植,樹高30米,胸圍5.1米,樹冠面積為465平方米。樹體高大,半邊枯干,主干以上分為兩股,樹皮斑駁。民國時期軍閥部隊曾多次企圖砍伐,當地村民暗中將鐵釘、馬掌釘釘于樹干,才將此樹保護了下來。該樹是陜西白皮松王之一。
9.太白山連香樹
連體簇生被稱為求子“神樹”
位于寶雞市眉縣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這株連香樹,樹齡約1000年,樹高23米,胸圍3米,樹冠面積165平方米。該樹為三棵連體簇生,因其萌蘗性強,基部萌生出很多枝條,又稱“子母樹”。相傳在唐代,太白山腳下的一對中年夫婦,結婚數年而未得子,多方求醫而無效,后經一位老人指點來到樹下虔誠跪拜,竟喜得龍鳳胎。從此該樹名聲大振,被當地居民稱為“神樹”。
10.護王槐
劉邦藏匿此樹下躲過項羽追殺
西安市臨潼區胡王小學院內生長的這棵粗壯的古槐,樹齡約2300年,樹高23.4米,胸圍7.65米,樹冠面積330多平方米,遠望猶如一把蔥綠巨傘擎天而立。相傳楚漢爭霸,楚霸王項羽欲滅劉邦,在驪山腳下擺下暗藏殺機的鴻門宴。據《臨漳縣志》記載,劉邦與樊噲在鴻門宴中借機如廁,脫身而逃,二人本擬直奔劉邦駐兵的灞上,但因天色已晚迷失方向,藏匿在此樹之下躲過項羽的追殺。劉邦稱帝后,封此樹為“護王槐”。 華商報記者 任婷 實習生 謝文青 陜西省林業局供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