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安7月17日電(鄧楠)為切實解決當前衛生健康行業中損害行業形象、侵害人民群眾衛生健康權益的突出問題,近日,陜西省衛健委印發了《2020年全省衛生健康行業作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本次行動的任務分為八個方面,分別是“加強黨對糾風工作的全面領導”“嚴厲打擊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鞏固醫藥流通領域改革成效”“開展行業學會協會專項治理行動”“深入清理群眾身邊的醫療行業亂象”“持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公共衛生行風治理”“基層醫療機構行風治理”。
糾風工作如何開展?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方案》從“堅持黨對糾風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履行黨領導下的糾風工作職責”"大力加強醫療戰線黨建工作"和"大力弘揚新時期崇高職業精神"四個方面對加強黨對糾風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出要求。《方案》提到,要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醫務人員凝聚在黨的周圍。要加強對黨員干部和醫務人員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醫院紀委要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切實承擔行風問題查處和領導干部責任追究職責。升級完善行業“九不準”,配套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按照規定及時完善黨的各級組織,積極吸納、發展優秀醫務人員成為黨員。要大力宣傳抗疫精神和醫護人員先進事跡,發揮典型示范和引領作用,創作、宣傳、運用好優秀的影視文學作品,營造尊醫重衛的社會氛圍。
嚴打欺詐騙取醫保行為
鞏固醫藥流通領域改革成效
《方案》提到,各地健康委(局)及委直委管有關醫院要會同醫保、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惡意騙取保的,要實施聯合懲戒。對于公立醫療機構,要重點治理違規收費、重復收費、超醫保支付范圍、無指征診療、套餐式檢查、套餐式治療、高套病種、將臨床試驗項目違規納入醫保報銷等行為;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重點治理虛假結算、人證不符、誘導住院、無指征住院等行為。對涉嫌違規違紀的人員,依規依紀追究黨紀政紀責任,并同時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鞏固醫藥流通領域改革成效方面,要加強醫藥生產流通管理和打擊重點領域違法行為。繼續推進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落實,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保障小品種藥(短缺藥)和流感疫苗供應,鼓勵集團化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建立健全中醫醫療質量管控體系,促進中藥藥事管理質控中心等規范化建設。對發現的醫藥生產流通領域虛開發票、偷逃稅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嚴厲打擊醫藥企業與合同營銷組織(CSO)企業串通,虛構費用套現以支付非法營銷費用的違法行為。聚焦醫藥購銷、醫療服務和“保健”市場等重點領域,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和廣告監管執法,加大對商業賄賂、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行為的查處力度。
清理群眾身邊的醫療行業亂象
這五方面是重點
如何清理群眾身邊的醫療行業亂象?《方案》從“切實履行醫療行為管理責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持續推進醫療領域掃黑除惡”“堅決懲處患者身邊‘微腐敗’”“嚴肅查處收取醫藥耗材企業回扣行為”五個方面提出要求。
在切實履行醫療行為管理責任上,要將醫療行為管理納入衛生健康工作督導重點,要全面排查目前在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重點科室運行等情況,尤其是對“特色”“自創”等技術的相關管理規范要作為重中之重。
在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上,要依法嚴厲打擊醫生出租、出借、轉讓《醫師執業證書》或者無資質行醫,醫療機構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醫師執業證書》,超出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嚴厲打擊醫療機構牌匾亂懸掛、宣傳虛假夸大等違規行為。同時,啟動民營醫院管理年專項行動,加大部門間聯合執法強度,重點檢查和整治“保健”、健康體檢、醫療美容、生殖(不孕不育)、泌尿、皮膚(性傳播疾病)、婦產、腫瘤、精神、眼科等社會辦醫活躍、出現問題較多、群眾反映強烈的領域。
在持續推進醫療領域掃黑除惡上,要集中力量全面排查清理涉黑涉惡的醫鬧醫托、“黑護工”及“黑救護車”,保障醫患雙方權益,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就醫環境。完善安全保衛措施,堅決打擊醫鬧和傷醫等侵害醫務人員生命健康的行為,維護醫務人員尊嚴和生命安全。
在懲處患者身邊“微腐敗”上,要通過信訪、舉報、部門協作等多種途徑,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在醫療服務中索取或收受患者及其家屬贈送的“紅包”禮金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違規違法行為,根據嚴重程度給予嚴厲處置。各地要集中力量處理一批案例并及時通報公布,運用好“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制度安排,對嚴重損害行業形象的人員要堅決開除出隊伍。
在嚴查收取醫藥耗材企業回扣行為上,要重點檢查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接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回扣的行為。對查實的醫務人員要依法依紀依規嚴肅處理,對涉案的醫藥產品經營者給予回扣的違法線索移交市場監管部門。
規范行業學會協會
持續改善醫療服務
《方案》指出,要從規范“學術活動”“內部管理”“醫商交往”三方面展開行業學會協會專項治理行動。各醫療機構要制定醫務人員參加學術活動的規范準則,嚴厲打擊假借學術會議、科研協作、學術支持、捐贈資助進行利益輸送的不當行為。各類醫學(協)會要建全規范財務管理和會議制度。對個別人員膽大妄為,用個人賬戶接受企業錢款的,嚴肅追究當事人責任。行業學(協)會、醫療機構要明確與醫藥相關企業之間行為底線,加強對企業舉辦、參加行業學協會活動的管理,防控風險隱患。允許在合規、合法的前提下,開展醫商交往行為,建立健全雙方交往合作的事前公示、事中監管、事后備案的全流程管理制度。
在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方面,《方案》提出,要更加聚焦“醫院、醫療、醫生”的小三醫聯動,加快實現醫院發展“三個轉變”。在醫院管理模式上,要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優化服務流程,注重內涵建設。從導醫、掛號、結算、電梯、如廁、停車等等細節抓起,體現出人性化和精細化,切實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在醫療發展方式上,要從業務增長轉向質量提升。要把學科建設和技術提升作為立院之本,更加注重醫療質量安全等效益指標。在調動醫生積極性上,要從擴大醫院投資建設轉向提升人員績效待遇,落實好“兩個允許”,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行風治理
這兩行業被提到
在行風治理上,公共衛生行業及基層醫療機構被重點提出。在公共衛生行風治理上,《方案》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堅決抵制免疫規劃工作中存在的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嚴等現象,加強預防接種信息化管理,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等制度,提高工作人員責任意識。完善重點傳染病防控風險評估機制,加大監測預警力度,掌握重點傳染病發病信息,及時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現苗頭迅速處置。建立健全會議培訓管理制度,嚴禁在培訓中泄露尚未公開的疫情數據,在重大學術、論壇上發表與重大決策部署不一致的言論。嚴格遵守儀器設備、試劑耗材采購、驗收、保管、供應等各項制度,嚴禁接受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嚴禁參加其安排、組織或支付費用的營業性娛樂場所的娛樂活動。
在基層醫療機構行風治理方面,《方案》要求,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依法執業情況、醫療文書書寫情況、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院內感染管理情況等開展專項整治,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管理,完善長效監管機制,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提升。
據了解,本次專項行動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全面清查、集中整治”階段,要求在今年8月底前將清理清查發現的行風問題,形成正式書面報告報至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重大違法違紀問題及線索應同時向駐委紀檢組報告),并于8月底前將行風問題的整改情況或處理結果報至陜西省衛生健康委。第二階段為“專項督查、鞏固提高”階段,時間為9月至10月,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會同紀檢監察等部門,組成專項督查組,對轄區內各單位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全面清查、集中整治階段的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第三階段為“總結通報”,時間為11至12月,將對開展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不正之風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的單位,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并視情追究有關人員及領導責任。對工作主動、整改積極、成效明顯的單位適時予以通報表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