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利家適老化改造后的衛生間,小小的改變,大大的方便。
□記者 滿淑涵 文/圖
人過60怕摔倒,這并不是危言聳聽。有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每年因跌倒造成傷害的達2500萬人。
去年夏天的經歷,讓白小利對此更多了親身感受。“那天早上我媽出門去學校送娃,回家上樓的時候感到頭暈,一進門就‘唰’一下倒在地上。”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白小利還有一絲后怕,“幸虧家里有人,緊急將老人送往醫院,大夫說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沒有大礙,我們全家才舒了一口氣。”
幸福晚年,健康平安是第一位的。2017前,白小利開辦了西安市長者至尊養老驛站,成為一名養老服務從業者,在行業中研究、實踐,她愈發感到,為老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有多么重要。“所以我當機立斷,先在自己家做適老化改造。”
地板打蠟,玄關兩側墻壁裝配“一字型”扶手,衛生間加裝多功能助浴器,坐便器上方安置安全浴凳,幾個簡單的改造環節,讓白小利在平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少了一些后顧之憂。“最近我打算再在老人經常活動區域裝上攝像頭,這樣我在外隨時能照看到家里,如有意外,智慧平臺也能向家屬報警。”
白小利認為,適老化改造是保障老人安全“防患于未然”的辦法,但大多數人對這種“未然”并沒有清晰的認識。“我們養老驛站最初就有適老化改造的服務項目,也在一些社區開展過公益宣講活動,但不論老人還是子女,接受程度都不樂觀。”白小利說,甚至有一些老人覺得,家里裝上這些“玩意兒”無疑是在強調“年紀大了”。
近日,民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銀保監會、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殘聯、全國老齡辦等9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堅持需求導向,政府重點支持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最迫切的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同時,改善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設備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品質。
在這份《指導意見》的附件中,還列出了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推薦清單,明確了7項基礎類項目和23項可選類項目,指導各地針對老年人多層次的改造需求,合理確定本地區改造項目內容。
對此,業界認為,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適老化改造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適老化改造或許首先要從觀念上改造。”榮華·歡樂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劉強告訴記者,服務中心于去年在榮華物業公司服務的小區里開展了相關調研,30多個小區中超過八成居民不了解適老化改造。“我們今年在服務項目里增加了適老化改造這一條,有基礎性改造和品質性提升兩大類服務可選。”
無論如何改造,上門評估是改造的第一步。今年受疫情影響,榮華·歡樂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適老化改造項目步履維艱,上半年幾乎沒有進展。“目前我們將評估、選購、安裝的費用打包,與大型單位合作開展項目論證,希望先期打造一些樣板。隨著相關政策落地,我們相信這項業務市場潛力巨大。”劉強說。
適老化改造也是康源集團產品事業部業務板塊之一,在前期實施大型養老機構改造基礎上,公司于2019年6月拓展了居家適老化改造項目,但目前推進過程中也遭遇難題。據公司該業務負責人李佳昕介紹,老年人及其家屬對價格還存在較大顧慮,認為沒有必要在這方面“花冤枉錢”。此外,還有一部分老人因多個子女輪換照看或所居住的老舊小區不具備改造條件,放棄了進行改造的想法。
事實上,康源集團已積累了改造及運營大型養老機構的經驗,擁有自己的評估、設計、裝修團隊及可靠供貨商,在人工成本和硬件成本上最大限度讓利給有改造需求的老年家庭。即便如此,愿意買賬的人仍屈指可數。“拿使用率較高的扶手來說,馬桶兩側的上翻扶手,市面上一只的價格從40多塊錢到500多塊錢不等,顏色不同、材質不同,價位也有差別,我們通常更青睞質量安全、價格中等的產品,但很多老人和家屬或許并不了解其中的門道。”李佳昕說。
目前,北京、杭州等地已將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納入政府采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記者采訪中,多家涉及適老化改造業務的機構表示,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做好適老化改造的宣傳普及,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結合當前正在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適老化環境建設既要統籌考慮公共環境,又要合理顧及居家環境,這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白小利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