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秦嶺國家植物園通過近年來的生態保護修復,目前園區內森林覆蓋率已達到95%,珍稀瀕危植物數量逐年增加,野生動物活動范圍不斷前移,已成為秦嶺北麓自然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最好最豐富的區域。
秦嶺國家植物園位于秦嶺北麓中段西安市周至縣境內,規劃面積639平方公里,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地理位置最獨特、生態價值最高、原始山林保護最好的綜合性大型植物園,也是全國唯一冠以“國家”二字的植物園。
近年來,園區始終按照“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植被恢復重建等生態修復項目,采取移民搬遷、關閉水電站和禁止開山采石等措施,對園區的植物、動物、水文、自然景觀等進行全面保護恢復。園區采取“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相結合,以植物保護為主,兼顧動物和微生物保護,建立生態流域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生態保護方針,有效保護了區內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先后在園區內發現了罕見植物水晶蘭和我國最北端野生蕙蘭種群,并采取嚴格控制人員進入、架設野外監測相機等措施,保護其原生境完整性。
同時,園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科研科普工作。目前已逐步開展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鄉土植物保護等13項國家和省級重點科研項目,遷地保護引種植物2000余種,采集植物標本3萬余份。園區先后被教育部、省教育廳等命名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累計舉辦各類科普活動600余場,直接受教育學生近20萬人次,并吸引6萬余中小學生每年在園區開展研學實踐,入園研學人數居全國植物園第一。(通訊員 杜扶陽 記者 李佳 實習生 李子涵)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