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由西安市科協主辦的“院士進校園”科普報告會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主場活動成功舉辦。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陜西師范大學教授、西安市科協主席房喻作專題報告。
報告會上,房喻院士以“創新人才培養需要面向未來的教育和教學”為題,以其個人學習和成長經歷為切入點,從科學是未來、人才是主體、教育是基礎等方面展開介紹。他強調,在AI賦能教育條件下,重塑教育的觀念需要轉變,教育的實現方式、教師的作用和教育的評價將會重塑,只有重視教育、重視基礎科學、重視基礎研究才能更好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他勉勵同學們繼承弘揚好、踐行好科學家精神,把個人理想和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勇當新興領域與交叉領域的開拓者、關鍵科技領域的領跑者,搶占世界科技發展的制高點,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房院士好,請問作為初中生怎么樣能更好地參與科學實驗?”“您好,房院士,想問一下現在的中學生應該培養哪些能力,來應對未來的跨學科挑戰?”在提問環節,學生們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與院士現場展開互動。對這些問題,房喻院士也一一做了耐心解答。
此次活動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一中學設立主會場,在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學、西安市航天城第三初級中學、西安雁南中學、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第二學校和西安藍田工業園高級中學分別設分會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科普西安抖音平臺進行直播,同時在微信公眾號、網站平臺進行宣傳推廣,50余萬名師生參與。
舉辦“院士進校園”科普報告會,旨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西安市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實施方案》,努力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水平。通過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到科學家的人格魅力和鉆研精神,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學生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引導青少年以科學家為偶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投身科技報國的遠大志向。
(記者 關穎)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