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陜西省林業局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簽訂《共同推進黃河流域陜西段三北防護林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將合力打造新時代三北防護林的“陜西樣板”。
據了解,陜西自1978年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5393萬畝,工程區域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到34.98%。全省沙化土地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600萬畝減少到當前的2030萬畝,860萬畝流動沙地全部得到治理,成為我國第一個完全控制流動沙地的省份。渭河沿岸、晉陜峽谷和包茂高速、福銀高速、青銀高速等沿線實現高標準綠化,建成綠色長廊5000多公里,“三化一片林”綠色家園村莊達1600個,寶雞、西安、延安、榆林榮膺“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根據《共同推進黃河流域陜西段三北防護林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內容,雙方將通過黃河流域重點縣建設、白于山區生態修復重建、毛烏素沙地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示范建設、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工程、特色林沙草產業發展、科學研究與科技項目共研共建等八大舉措,進一步擴大陜西綠色版圖、提升綠色質量。到2025年陜西三北防護林工程區基本建成以水土保持、水源涵養、防風固沙等各類防護林為主體,農田林網、生態廊道和鄉村綠化為補充的復合型生態防護體系,森林覆蓋率達到39%,林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養得到有效加強、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綠色富民產業全面發展,生態文化全面繁榮,生態安全全面保障;黃河流域長治久安,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進一步增強,生態空間與農業空間、城鎮空間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