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于文靜 戴小河)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十四五”第一年開始,各省(區、市)將分年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區、市)為單位核算,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要達到50%以上。
這是記者在國務院新聞辦2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對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集中支持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作出安排。
中央農辦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會上表示,長期以來,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農、主要用之于城,有力推動了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但直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偏低,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持作用發揮不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僅靠財政一般公共預算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必須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建立長效機制。
據介紹,意見提出了5個方面的重點舉措:明確了以省(區、市)為單位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的2種可選擇的計提方式;明確了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支出的統計口徑;明確了建立市縣留用為主、中央和省級適當統籌的資金調劑機制;明確了允許各地根據鄉村振興實際需要,打破分項計提、分散使用的管理方式,對土地出讓收入進行整合使用;明確了加強對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資金的核算,特別是要求不得虛增土地出讓成本,縮減土地出讓收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