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扮一新的鐘樓更加雄偉壯麗。西安街頭充滿了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 記者 郝鐘毓 攝
連日來,漫步西安,大街小巷國旗飄揚,紅色成了古都最亮麗的顏色;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在新中國迎來71歲生日之際,西安人民為古城的發展變化喝彩,更對祖國發出最深情的告白:“我愛你,偉大的祖國!”
醫生閆亮: 作為醫生很自豪 祝愿祖國繁榮富強
9月28日下午5點多,西安市紅會醫院脊柱外科醫生閆亮開完會,便急匆匆地去查看病人術后恢復情況。今年39歲的閆亮從業11年,見證了近年來醫院診療技術和設備的迅猛發展。他告訴記者,現在醫學3D打印技術、手術機器人、導航技術讓醫生診療水平上了新臺階,與傳統骨科技術相比,新技術能顯著縮短手術的時間,更加微創,提高手術的精確度,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
“正因為有醫護人員們在疫情一線的奔波忙碌,才有了大家的健康平安。”閆亮感慨,疫情期間,朋友圈、網絡上隨處可見關于抗疫一線的報道,大眾開始關注醫護群體,真正理解了醫護人員的偉大。“疫情期間,白衣斗士的‘最美逆行’感動了很多人,今后的醫患關系肯定會不斷向好發展,作為一名中國醫生我很自豪,我衷心地祝愿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
老居民李春玲:
老舊小區換新顏
居民幸福感大提升
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以來,西安以迎十四運為契機,持續抓好“三改一通一落地”建設。截至今年上半年,已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318個、1999.2萬平方米,惠及群眾22萬余戶。與此同時,西安交通、綠化、基礎設施等城市生活環境也大幅度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明年在我們陜西舉辦十四運會,作為東道主,必須把家里打掃收拾干凈,以全新的精神給客人留下好印象。”蓮湖區延光社區居民李恩掌說,祝福祖國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國力更強盛,希望大西安越來越美麗,人人爭做文明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青年市民小佳:
做好“一顆螺絲釘”
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作為一個普通人,通過手機的演變更能看出時代的巨大變化。今年31歲,家住小寨附近的小佳回憶,“我記得爸爸媽媽最早用的是傳呼機,小小的機身上有幾個按鈕,它一響起來上面就會顯示出要找你的人的電話號碼或他的留言,找個電話,按照這個號碼打過去,兩個人就聯系上了。”在小佳印象中,后來有個做生意的親戚買了一部“大哥大”,就成了家里夸贊的成功人士。再后來幾年,因為工作需要,小佳爸爸有了彩色的能翻蓋的tcl手機。2008年步入大學,小佳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直板諾基亞手機。之后,手機換的速度越來越快,2013年前后,她家里人都相繼換成了全屏幕的智能手機。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智能手機甚至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一部手機在手,可以打車、吃飯、購物、交友、辦公、娛樂……它成了我的日常生活用品。”小佳感嘆道,沒有國家的強大,科技的進步,哪來的個人幸福?因此,我們年輕人唯有踏實工作,努力奮進,做好社會的“一顆螺絲釘”,才能更好地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才能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記者 陳靜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