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日子,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助力的央視對澳門回歸祖國歷史資料的智能修復影像,在央視多平臺播出,重現這一中華兒女銘記的重要歷史時刻。據悉,此次智能修復技術采用了西電科大圖像傳輸與處理研究所團隊自主研發的AI智能視頻增強算法,成功修復并增強至超清影像。
在這次修復工作中,西電圖像所李云松教授團隊致力于相關影像資料的數字化修復與再現。經過數月努力,團隊成功修復了澳門回歸祖國相關歷史視頻,顯著提升了影像的清晰度。團隊成員何剛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將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應用于實際場景,顯著提升了視頻質量,展示了技術創新的巨大潛力。
修復過程中要解決哪些難題?據介紹,首先,針對視頻轉碼過程中常見的圖像損傷,團隊采用了自主研發的TSAN算法。該算法通過時間和空間的雙重輔助網絡,精準地修復了由于轉碼引起的質量衰減問題,有效恢復了視頻中的細節與清晰度,提升了圖像的整體質量。為了應對視頻色彩范圍和對比度不足的問題,團隊引入了自研的HDCFM算法。該技術通過層次化的動態上下文特征映射,極大增強了視頻的色彩保真度與亮度表現,使得視頻畫面在色彩還原上更加真實,從而讓視覺效果更加鮮明與生動。針對視頻中普遍存在的交錯、色帶等質量缺陷,團隊基于自主研發的視頻質量評估算法,結合退化感知修復技術,有效解決了問題,恢復了視頻的細節與流暢性,顯著提升了視覺效果。
最后,在人臉區域的修復和增強方面,團隊采用了最新的PGTFormer視頻人臉修復算法(自研算法,已被IJCAI2024錄用),針對視頻中人臉的壓縮損傷和模糊現象進行了精細化修復。該技術結合深度學習方法,精準重建了人臉的細節結構,保留了面部原有的陰影與輪廓,同時強化了眼睛、嘴唇等關鍵部位的細節,使得視頻中的人臉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自然感。
這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僅提升了視頻的質量,也為歷史影像的保護和再現貢獻了新的解決方案。何剛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修復更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讓這些經典影像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激勵更多人銘記歷史、展望未來。”
(記者 任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