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決戰脫貧攻堅”系列發布會第七場,介紹陜西省健康扶貧工作情況。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救治貧困患者109.5萬人,住院費用八成以上報銷,因病致貧戶從2016年的20.2萬戶減少到了現在的2.01萬戶。
全省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實現全覆蓋
據了解,我省以縣級醫院能力建設、“縣鄉一體、鄉村一體”機制建設和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為三大主攻方向,持續改善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機構設施條件。
截至目前,我省已全部消除縣鄉村醫療機構和人員“空白點”。96家縣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級醫院標準;1540個鄉鎮衛生院、23747個村衛生室全部達到基本標準。全省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實現全覆蓋;211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中,28個通過新建村衛生室提供服務,1715個由遷入地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服務,373個通過鄉鎮衛生院派駐醫生或巡診提供服務。
全省全科醫生注冊數增加到7716人
針對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總量不足、服務能力較弱的實際,通過加強人才綜合培養,深化醫療衛生對口幫扶等措施,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極大緩解了貧困地區人才短缺問題,有效提升基層服務能力。2017-2019年為貧困縣鄉鎮衛生院招聘特崗全科醫生233人,為貧困縣培養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2549人,補充村醫2600余人。全省全科醫生注冊數由2018年末的3691人增加到現在的7716人。
在對口幫扶方面,組織111家省際省內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12家縣級醫院,近三年來共派駐專家1668名,新建臨床專科92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972項,培訓醫務人員8.8萬人次,遠程會診6000多例。以綜合醫改為抓手,加強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組建縣域醫共體74個、專科聯盟119個,遠程協作網67個,促進優質資源不斷下沉,貧困地區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
累計簽約貧困慢病患者80.4萬人
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實現全覆蓋。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救治貧困患者109.5萬人,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均達到80%以上。全面落實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后付費、免交住院押金和“一站式”即時結算等政策,有效減輕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
大病救治病種從2017年的7種擴大到今年的30種,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確診30種大病貧困患者15.13萬例,已救治15.02萬例,救治率達到99.27%,實現了“應治盡治”。
在慢病簽約服務方面,以鎮村基層醫務人員為主組成簽約醫師團隊,重點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等4類疾病的貧困人口進行簽約服務,每年隨訪不少于4次;對患有腦血管病等6類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每年安排一次隨訪。結合我省實際將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重癥患者納入簽約服務范圍。截至9月底,全省已累計簽約貧困慢病患者80.4萬人。 (記者 李琳)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