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權鋒 張力) “十三五”期間,我省把國資國企改革擺在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優化布局調整。如今,國資國企改革帶來的紅利和激發的潛能,正在為全省經濟穩增長注入新動力。
省屬企業協同重組整合實現“1+1>2”
秦川機床集團是我國精密數控機床與復雜工具研發制造基地、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近年來,隨著機床行業下行等因素,企業出現虧損。在我省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戰略推動下,去年10月,法士特集團與秦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雙方產業等方面的協同融合,實現互惠互利、高質量共贏發展。如今,這家老牌的制造企業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秦川機床集團總裁助理、戰略發展總部部長曾冉:“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的銷售收入增加了26%。我們的供應商對企業更有信心了,通過法士特的供應鏈和客戶的影響,也能進一步拓展秦川的客戶群的規模,還有技術方面,信息化方面的協同,各方面都提高了秦川的實力。”
協同融合以來,兩家企業產品和技術方面進行深入合作,不僅實現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無縫對接,還聚合資源鑄鏈強鏈,初步實現了1+1>2的發展效果。
曾冉:“將來可以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利用法士特作為大股東這樣一個影響力,強化資本市場的運作,第二個在內部管理方面,機制方面,市場化改革方面做好協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我省通過戰略性協同、重組、資本運作等多種方式,已實現了陜旅重組陜體,省物流集團整合重組物流企業,延長石油增資陜西燃氣等一系列重大重組整合,全省國企進一步聚焦主業,布局結構得到優化,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國企混改釋放紅利帶動省屬企業轉型發展
陜投新興是陜投集團全資組建的國有企業,作為陜投集團向實業轉型的重要載體,陜投新興自成立開始就堅定走混合所有制之路,通過控股參股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將“國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轉化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競爭力”。
陜西投資新興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執行董事徐天有:“我們大的宏觀思路就是,利用國企的實力加上民企的機制,來提升未來我們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實際上是優勢互補來推動我們未來企業的發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只是第一步,“改”才是目的,其核心是機制的市場化,在混改的過程中,陜投新興更加注重經營機制的轉換,管理制度的科學集約。目前,陜投新興已參股或控股三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依靠先進的體制機制以及良好的市場開拓,企業發展不斷趨好。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62%。
徐天有:“通過我們國企和民企的運作,打造一個從無到有,從優到強的這樣一個步驟,實現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進一步發展,使資產,使企業更有價值。”
十三五以來,我省扎實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國資國企改革融入陜西追趕超越目標之中,改革成效明顯,企業活力不斷增強。截至今年9月,省屬企業資產總額2.56萬億元,較十三五初增長了57%,凈資產8260億元,較十三五初增長了71%。預計到今年年底,營業收入有望突破1.16萬億元,較十三五初增長50%。
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劉斌:“下一步,省國資委將以推進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牽引,做實做強國有企業,做優做大國有資本,不斷提升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我們省屬國企應有的貢獻。”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