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截至10月底,全省108處苦咸水改水工程已有68處完工,占總數的63%,已解決全省11.31萬人苦咸水問題。
苦咸水是地方病發病的主要原因,苦咸水中的氟化物、砷化物無法被人體分解和代謝,長期服用,會出現彎腰駝背、脊椎變形、手腳關節增生腫大等癥狀,甚至喪失勞動能力。我省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主要分布在陜北黃土高原和關中平原及渭北臺塬的大部分地區,共涉及61個縣區,3921個病區村。改水是綜合防治地方病的重要措施,自我省實施改水降氟工程以來,已有3785個病區村完成改水工作,占全省病區村的96.5%。
省水利廳要求還未完工縣區要按照“11月底完工、12月中旬前完成認定總結”兩個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牌督戰,安排專人分片包抓,落實責任,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省水利廳要求建管并重,積極探索和建立苦咸水、氟改水高運行成本工程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完善“量化賦權”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全面建立質量保障體系,制定相應的財政補貼制度,加強運行管護人員技術培訓,確保工程建成一處、驗收一處、管好一處、發揮效益一處。
省水利廳要求加強縣級水質檢測中心運行管理,落實機構、人員和運行管理經費,強化水質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確保縣級水質檢測中心正常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要重視輿情反饋,及時處置群眾反映的水質問題,盡最大努力讓群眾吃上放心水。要啟動追責問責機制,對工作敷衍和漠視群眾利益,造成較大影響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約談問責,后果嚴重的建議地方政府予以行政處分。(記者 吳莎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