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寶勤)12月2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我省每年出口東盟國家的水果近30萬噸,總值超過8億美元,東盟已經成為陜西水果的主要出口市場。
記者了解到,目前,陜西出口東盟國家的產品以蘋果為主,具有廣闊市場空間,果業產業化、數字化、品牌化發展漸入佳境。高顏值、好品質的蘋果、獼猴桃、葡萄、石榴、柿子、紅棗等特色優質水果,蘋果醋、葡萄酒、蘋果汁等水果深加工產品受到東盟客商的關注和歡迎,陜西與東盟客商的果品雙向貿易漸入佳境。
今年水果出口受疫情影響較大,但陜西依托國家級蘋果大數據中心等平臺,加速推進果業數字化轉型,僅上半年企業自營出口東盟的鮮果總值就達到2825萬美元,同比增長68%,實現了疫情期間的逆勢增長。
據了解,經多年發展,陜西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優質蘋果集中連片種植區域、全球最大的濃縮蘋果汁加工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基地。據統計,全世界每7個蘋果、每5個獼猴桃中就有1個來自陜西,每3杯果汁就有1杯是陜西生產的。此外,陜西紅棗、櫻桃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葡萄產量居全國第三位,桃、梨產量居全國第七位,柿子、石榴以及藍莓、樹莓等時令水果也實現了快速發展。2019年,全省水果產量達到1733.37萬噸,其中蘋果產量1135.58萬噸。
據省果業中心主任魏延安介紹,陜西海升集團、禾和農業集團、木林森合作社、玩味電商公司等5家企業與東盟貿易十分活躍。今年9月,禾和農業集團在中國東盟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南寧市農產品交易中心建立了獼猴桃專用冷庫及銷售中心,已經做好了全面出口東盟的前期準備工作。今年10月,在廣西憑祥口岸做陜西蘋果出口貿易的廣西新盟商務公司和白水縣的幾家企業合作,已經將100多噸蘋果出口到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省將以“陜西蘋果——全球人的口福”為主形象和宣傳口號,不斷拓展與東盟國家的果品貿易合作空間,推動更多陜西水果暢銷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構建陜西果業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