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我省慎終如始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認真履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調動各方力量積極投入抗疫。
閉環管理
毫不放松防境外疫情輸入
省衛生健康委承擔專業防控主責主業,同各部門密切配合、無縫銜接、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防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實施“一飛機一專班”工作要求,對入境人員一律集中隔離14天,一律進行核酸檢測,有癥狀人員及時送定點醫院排查治療,及時精準作出確認、排除判定,確保安全轉運,形成入境管控閉環;對于西安口岸和外省口岸入境后已經集中隔離滿14天,并且目的地是我省的入境人員,各地派專人到“兩站一場”或定點隔離酒店點對點接回,繼續落實居家隔離14天的措施,在居家隔離第7天、13天各進行1次核酸檢測。截至11月25日24時,西安口岸累計入境航班351架次。其中北京分流航班181架次,直飛航班133架次,包機37架次;共追查管控境外來陜人員9.8萬人。由于防控措施落實到位,全省至今未發生境外輸入關聯本土病例。
強化排查
建立常態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
我省加強病例監測,對所有發熱病例、新住院病例進行核酸檢測,對發現的新冠肺炎相關病例進行核實,并于2小時內完成傳染病網絡直報。截至11月25日,全省建立264家發熱門診;加強口岸監測,西安海關加強入境人員發熱、呼吸道癥狀等監測,對所有入境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和排查;加強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陜返陜人員監測和管控,10月以來,山東青島、新疆喀什、上海、安徽阜陽、天津、內蒙古滿洲里出現本土聚集性疫情后,我省累計排查風險地區來人12余萬人,全面落實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措施,未發生風險地區關聯本土病例。
人物同防
加強進口冷凍食品檢測排查
由于武漢、北京、大連的疫情均與農貿、海鮮市場存在關聯,7月15日,我省制定印發了《陜西省市場新冠病毒監測工作方案》,建立農貿市場每周常態化采樣監測機制;8月21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進口冷凍食品新冠病毒檢測和應急處置的指導意見》,從監測措施、日常防護、應急處置、保障措施等4個方面,提出18條指導意見。與此同時,我省全面落實《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建立進口冷凍食品常態化檢測機制和預防性消毒制度,對冷凍食品、外包裝及市場外環境每周抽檢、批批抽檢并開展全面預防性消毒,對從業人員同步檢測,在流通環節查驗核酸檢測證明和消毒證明,嚴密防范經冷凍食品輸入疫情的風險。截至11月22日,全省共采樣檢測冷鏈樣本177841份,其中食品樣本47073份(肉類10101份、水產品類11571份、其他食品2229份、食品外包裝23172份)、環境樣本47368份、從業人員83400份。
著眼長遠
著力提升核酸檢測與醫療救治能力
我省發揮衛健部門專業防控作用,推進所有三級綜合醫院、縣級綜合醫院和所有疾控機構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截至11月25日,建成4個國家級和10個城市核酸檢測基地,新建107個縣級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和228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全省日單檢能力達到63萬份。同時,完成240個發熱門診改造,確定131家定點醫院,儲備床位6883張,現已基本完成各級傳染病院和發熱病區建設。此外,我省加強人員和物資儲備,累計培訓醫護人員118萬人次,全省醫療機構已儲備防護服100余萬件、醫用口罩1.2億多個。
加強演練
全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
我省印發了《關于加強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地結合實際,充分估足困難,制定了操作性強的秋冬季疫情防控方案,并于8月底前報省應對辦備案,做到了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設施到位、能力到位。同時,我省修訂印發了《陜西省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應急預案(第三版)》,并于9月25日以全省同步視頻連線的形式,舉辦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采用桌面推演的模式,模擬秋冬季我省兩市發生本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且存在社區傳播并有擴散蔓延風險的背景下,省市縣三級指揮體系、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運轉情況。演練過程中各環節銜接順暢、措施到位、處置得當,較好地達到了檢驗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磨合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提升應急指揮決策能力的預期目標。目前,各市、縣(區)均開展了應急演練。(記者 楊靜)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