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農業農村經濟總體發展態勢如何?下一步將怎樣推進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在12月31日上午召開的首場中共陜西省委新聞發布會上,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礦玲用“壓艙石”評價了2020年陜西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
孫礦玲說,2020年,陜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全省18.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糧食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產量1275萬噸,生豬存欄增加到850萬頭;“3+X”特色產業和千億級產業集群,蘋果產業已達到千億元以上,設施農業也達到了千億級以上,奶山羊產值達到355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在脫貧攻堅中把“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解決后,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在16個縣試點推進,進展順利。
孫礦玲介紹,明年和“十四五”時期,陜西要提升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確保全省糧食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總產達到1200萬噸以上,力爭全年生豬存欄達到1000萬頭左右。
同時,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突出“3+X”特色產業,以縣為單位開展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強鎮等向示范區集中,培育一批縣域“首位產業”,示范引領農業設施化、園區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
孫礦玲說,陜西還將探索推行承包地流轉負面清單、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穩慎推進宅基地改革試點,拓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成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推進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
三農政策好不好,農民說了算。孫礦玲說,陜西將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農民收入提升行動,圍繞提高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收入,精準施策,充分挖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方位拓展農民增收空間,逐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加快實現農民富裕富足。(李卓然 趙昊 劉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