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開幕的陜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受陜西省人民政府委托,省政府副秘書長張軍林作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根據報告,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以來,交由省政府系統辦理的代表建議共865件,占立案建議總數的96.5%,目前已全部辦結。代表對辦理工作和答復意見的滿意率為99.9%。
報告指出,省人大代表所提建議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突出抓好創新驅動、深化改革開放、實現綠色發展、增進民生福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促進了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
推動經濟發展
省科技廳采納黃維代表《關于強化基礎研究布局,突破饑餓科技拼勁,助力陜西追趕超越的建議》(第433號),兩年來,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總經費實現了翻番,財政年投入超過1億元,進一步優化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資助體系,精準、持續、穩定支持陜西省基礎研究優勢領域原創方向,已滾動支持兩批共37個項目共計3960萬元。
促進民生保障改善
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采納孫守增代表《關于加強我省穩就業工作的建議》(第 234 號),制定《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精心搭建勞動力實名制動態就業服務平臺,出臺穩就業22條等政策措施,減免社保費248.32億元援企穩崗,幫扶292.5萬農民工返崗復工,為退役軍人提供崗位15.7萬個,城鎮新增就業43.2 萬人。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采納李旭光代表《關于加大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支持力度的建議》(第 714 號),堅持建公辦、扶民辦,積極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省財政每年統籌資金2000萬元,重點支持對貧困縣區的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幼兒園教師進行培訓。
有序推進“三大攻堅戰”18.34
省扶貧辦、省商務廳采納陳蓮代表《關于整縣摘帽以后持續做好幫扶支持的建議》(第592號)、王三翠代表《關于持續支持和發展消費扶貧的建議》(第17號),貫徹落實“三個新增”要求,組織19個經濟強區(開發區)、省級196家單位疊加幫扶深度貧困縣,有力保障了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需求。加大產業就業幫扶力度,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項目1.4萬個,銷售扶貧產品122.2億元。開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動,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突出問題,落實“人盯人”“一對一”幫扶措施,18.34萬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省財政廳、省稅務局采納周素琴代表《關于減輕工業企業稅費負擔的建議》(第652號)、劉三民代表《關于給予陜西省紡織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第473號),印發《陜西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在落實中央減稅降費的基礎上,出臺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水利建設基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和車輛通行費,免征各類企業單位繳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緩征住房公積金等地方政策。力促企業紓困,建立“陜企通”涉企服務平臺,頂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為市場主體減免房產稅、水利建設基金、車輛通行費等稅費650億元以上,清欠民營企業賬款108.47億元。(李卓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