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奮進“十四五” 砥礪再出發——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21-01-27 07:51:28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一年來,面對錯綜復雜形勢、艱巨繁重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恢復好于預期,實現生產總值2.62萬億元,增長2.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9%和8%,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數說2020

  一年來,面對錯綜復雜形勢、艱巨繁重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恢復好于預期,實現生產總值2.62萬億元,增長2.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9%和8%,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1546名醫護人員出省出境支援抗疫,累計承接209架次國際航班分流任務,為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貢獻

  ●頂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市場主體減免稅費650億元以上,其中減免社保費248.32億元,清欠民營企業賬款108.47億元,推動全省經濟由負轉正、逐季回升

  ●幫扶292.5萬農民工返崗復工,為退役軍人提供崗位15.7萬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1.6%,城鎮新增就業43.2萬人

  ●電力外送增長20.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

  ●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78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668億元,帶動有效投資1670億元,陜北—武漢特高壓直流輸電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銀西高鐵建成通車,新增11條(段)、578公里高速公路,西安地鐵5、6、9號線通車運營,建成5G基站1.8萬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1%

  ●糧食產量達1275萬噸,單產創歷史新高,生豬存欄恢復到常年水平的105.5%,“柞水木耳”等優質農產品品牌效應日益凸顯

  ●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社會融資規模分別增長14.1%和40%以上

  ●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項目1.4萬個,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900座,銷售扶貧產品122.2億元,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增長17.8%。蘇陜扶貧協作持續深化,1854個項目惠及20.89萬貧困人口

  ●新建國家級眾創空間18家、“雙創”示范基地4家,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500億元。部署重點產業創新鏈27條、創新點274個

  ●電子信息產業增長37.4%,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800家

  ●新增上市公司和“新三板精選層”企業7家、過審5家,創歷史最好成績

  ●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2.1%,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1%

  ●“長安號”開行3720列,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均居全國第一

  ●加強汾渭平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10.1%

  ●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12%,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六連漲”,6大類18個群體社保待遇調整惠及368萬人,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2.59億元,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319.23億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資258.13億元,城鎮老舊小區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惠及41.24萬戶

  ●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2.5%,義務教育大班額下降至2.4%

  ●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惠及婦女兒童180萬人次,有效干預新生兒出生缺陷1900余例,發放高齡補貼25億元、計劃生育扶助金6.69億元

  ●社會大局總體平穩,治安滿意率達96.6%

  回眸“十三五”

  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3%,人均突破1萬美元

  ●鐵路營業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突破6000公里和6100公里,縣縣通高速如期實現

  ●陜北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提升0.6個百分點,陜南生產總值增長46.2%,全省城鎮化率提高5.5個百分點

  脫貧攻堅如期完成

  ●288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4.93萬戶貧困群眾搬入新居

  ●預計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692元提高到12491元,占全省農村居民收入的比重由88.5%提高到93.8%,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歷史性解決

  全面深改取得重大進展

  ●實有市場主體數量居全國第12位,新增上市企業17家

  ●國企凈資產和利潤總額年均增長12.8%、23.3%

  ●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16.4%和10.2%

  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

  ●自貿試驗區21項典型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綜合保稅區數量居全國第6位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線通達全球37個國家和地區,客貨吞吐量分別居全國第8、第10位

  ●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4.8%,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內資年均分別增長12.8%、13.9%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全面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效顯著

  ●河流優良水質優于國考指標20個百分點,入黃泥沙明顯減少

  ●森林覆蓋率超過45%,綠色版圖由“淺綠”向“深綠”漸進

  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5%和8.9%

  ●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29%

  “十四五”目標

  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以制造業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萬元左右。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建成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文化強省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延安精神進一步弘揚,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三秦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民生福祉得到更大改善,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

  實現上述目標,政府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為基本遵循。二是始終堅持以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為戰略指引。三是始終堅持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為主攻方向。四是始終堅持以聚智創新、聚焦產業、聚力富民為關鍵抓手。五是始終堅持以系統觀念、問題導向、底線思維為重要方法。

  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2021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6.5%和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

  狠抓政策落地見效,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頂格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細增值稅留抵退稅、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延期繳納稅款等舉措,延續我省2項階段性稅收減免政策。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落實國家降低輸配電價和工商業電價政策。

  在“兩新一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業農村等領域實施一批揚優勢、補短板項目,省級重點項目投資42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力爭企業債券融資超過3000億元。

  全面開工建設西延、西十、西康高鐵,做好安康至重慶、延榆鄂等高鐵前期工作,推進京昆高速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等17個續建項目,加快引漢濟渭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充分挖掘消費潛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左右。改造提升5條省級商業步行街,創建10個省級夜間經濟示范聚集區。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

  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發揮好2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撐作用,積極籌建陜西實驗室,高水平建設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和西安科學城等重大創新載體,加強空天地海無人系統綜合試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推動各級高新區協同錯位發展,支持西安高新區建設硬科技創新示范區。

  深化“兩鏈”融合發展。推動建設一批協同高效的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支撐主導產業邁上價值鏈中高端。實施百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行動,力爭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600億元。

  實施推動創新創業三年行動,完善“創新中心+孵化器+科創企業”創新創業體系,新建省級創新創業平臺40家以上。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和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發展壯大,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850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000家左右。

  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切實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

  精心打造重型卡車、煤化工、集成電路、光伏發電、電子顯示等重點產業鏈。籌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2家、企業技術中心30家,支持寶雞創建國家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推動能化產業高端化發展,加快建設1500萬噸煤炭分質利用、80萬噸乙烷裂解制乙烯等項目。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

  高標準打造寶雞、延安等國家物流樞紐,支持陜南建設多式聯運內陸無水港、陜北建設能源化工物流園區。加快發展健康養老、家政物業、體育健身等產業。做大做強影視制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游戲等文化主導產業。緊盯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行業100強企業開展精準對接,深入推進央企進陜、民企商會進陜活動。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保持過渡期內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幫扶,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防止規模性返貧。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多渠道促進就業,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做好與鄉村振興的政策銜接、工作銜接、機制銜接。

  糧食總產保持在1200萬噸以上。新增290萬畝高標準農田,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500萬畝。強化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統籌實施“3+X”全產業鏈獎補項目,推進果業提質增效、設施農業轉型升級、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抓好生豬生產,引導大型企業在渭北、陜北布局建場,新增存欄100萬頭。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改革。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高標準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推進中歐班列市場化運行,建設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加快西安鐵路口岸和綜合保稅區一體化進程。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示范作用。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支持西安、西咸新區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支持榆林口岸開放。進出口增長8%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2%左右。

  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推廣“一業一證”“一企一證”“證照聯辦”,推行綜合監管、聯合執法,深入實施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打造富有競爭力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做好上市企業培育工作,力爭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12家,支持西安科創金融、銅川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

  深化關中協同創新,加快構建規劃協同、產業合作、設施共建、服務共享、政策聯動的融合發展新機制。推動陜北轉型升級,支持榆林建設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支持延安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促進陜南綠色循環,打響秦巴生態品牌,加快實現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

  以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為重點加快建設西安都市圈,促進西安與寶雞、銅川、渭南、商洛等城市聯動發展。推動榆林、延安、漢中等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在10—15個縣(市)開展“縣城建設示范縣”創建活動,提升重點鎮、特色小鎮建設水平,建設一批鄉村振興示范鎮。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快建設美麗陜西

  嚴格執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加快建設綜合智慧監控系統。抓緊制定產業準入清單和巴山保護辦法,全面推行林長制,加快大熊貓國家公園和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抓住“水沙同治”這一關鍵,推動黃河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開展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生態修復,治理水土流失2600平方公里。加快古賢水利樞紐等骨干控制性工程建設,推進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建設,實施小北干流治理工程。

  持續改善關中地區大氣環境,積極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有序推進關中、陜北電力產業優化布局。強化河長制湖長制,深化漢丹江等河湖綜合治理,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保護。

  全力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突出抓好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和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消毒等環節,切斷散發病例傳播擴散途徑,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

  嚴格落實化解8大類61項風險隱患清單臺賬,切實提升重要產業、基礎設施、戰略投資、重要科技、糧食能源等領域風險預防處置能力。開展化工園區、生產企業和危化品交通運輸領域專項整治。深入開展煤與瓦斯突出、采空區大面積懸頂、沖擊地壓等災害治理。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扎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和基層成長計劃,培訓企業職工和農民工50萬人次,促進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為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提供“一對一”就業服務。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發展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深化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省級統籌,推進醫保、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歸集住房公積金500億元。新建公租房5000套,發放租賃補貼3.9萬戶,新開工棚戶區改造7500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3622個。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00個。開展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試點,提升孤兒、困境兒童生活保障水平。

  加大普惠性幼兒園財政投入力度,著力解決義務教育城鄉、區域、校際發展不平衡問題。實施健康陜西17項行動,加快區域醫療中心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建成100個城市社區服務站、100個智慧社區、30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十四五 2020 工作報告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台北市| 河北区| 浪卡子县| 张家口市| 辛集市| 岐山县| 永济市| 安泽县| 黄龙县| 斗六市| 汉寿县| 确山县| 信宜市| 金乡县| 惠来县| 夏津县| 涟水县| 南通市| 行唐县| 宜都市| 盐城市| 长寿区| 吴江市| 华容县| 翁牛特旗| 静宁县| 嘉兴市| 汉川市| 文化| 深泽县| 通化市| 神农架林区| 沈丘县| 丹江口市| 陆川县| 娄底市| 涡阳县| 宁都县| 阳城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