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停產、項目不停工、生產現場熱火朝天……今年春節,西安一批制造企業抓生產、搶進度、不停工、不停產,保障著生產生活各個環節的高效運行;不少企業職工也通過就地過年促生產,在生產廠區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吉祥年。
搶抓生產攻難關
生產車間熱火朝天
裝配變壓器零部件、線圈繞制、油箱焊接……2月14日上午,在中國西電集團所屬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變壓器的生產,車間內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在冷作車間,焊接工田希棟正在對變壓器油箱進行裝焊。來自藍田農村的田希棟,一直從事變壓器油箱的裝焊制造。工作20多年來,多次完成了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產品的油箱裝焊。今年春節,多臺油箱要集中產成,田希棟放棄春節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崗位,奮力搶干香港中華電力項目多臺油箱的裝焊工作。
“今年春節與以往的春節不一樣,我們有很多同事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在本地過年,還有很多同事與我一起,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抓生產搶進度獻上力量。這一刻,我們是光榮的。”田希棟告訴記者,“公司采取了很多措施表示對我們的關心,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今年春節期間,多臺油箱及附件要產出轉序,面對任務急、難度高的產品噴涂,冷作車間油漆班班長曹宏濤在與家人匆忙團聚后,就出現在油箱噴涂間,搶干華電陽江青洲三海上風電場、香港中華電力等項目的油漆任務。“多年的一線生產工作,讓我堅信勞動是獲得幸福最好的方式。”曹宏濤說,“今年春節,我與很多同事一起,為企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雖然沒有在家里過節,但我們并不孤單,大伙干勁十足的精神狀態和企業對我們的關心,讓這個春節過得特別溫暖。”
除了生產車間忙生產外,同樣忙碌的還有產品設計開發中心,秦建明是一名項目主管,他利用春節假期解決可以助推企業發展的新電抗器產品的技術研發項目,為企業不停工,不停產做好技術保障。秦建明告訴記者:“雖然今年不能回蒲城和父母團聚,一起過新年,但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作出貢獻,我感到光榮和自豪!”
堅守一線忙運維
重大項目平穩運轉
這個春節,董寶康一直堅守崗位,保障著大型制造企業的網絡運維項目。
董寶康是陜西天誠軟件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業部的運維工程師。今年春節期間,因工作安排不能回老家寶雞,就地在西安過年,負責駐場維護某大型生產制造企業網絡運維項目,確保其廠區及車間生產線正常工作。
“雖然今年不回家過年,但和同事一起過年也很有意義,我們將上下一心,保障項目平穩運轉,為項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董寶康告訴記者,“我們智能制造事業部承接的某大型生產制造企業MES項目在春節期間要求項目工作人員堅守在一線實施運維工作,公司不僅為大家免費提供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也為我們運維工作人員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保障,組織大家一起吃團圓飯,讓留守在項目一線的同事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春節期間為保障項目進度及正常運轉,我們公司提前協調準備好生產物資,保證春節期間某大型生產制造企業MES項目、重點產品研發及客戶運維服務等重點項目工作正常運轉。”陜西天誠軟件有限公司總裁任玉榮告訴記者,“項目運維工作人員在節日期間堅守崗位,除了嚴格按國家規定發放三倍工資外,還會額外給予一些補貼,這也是對大家的激勵,讓堅守在一線崗位的同事們真正感受到春節的濃厚氛圍,讓大家就地過年更加安心、更有保障。”
廠區生產不停工
海外項目不停歇
廠區生產不停工、海外項目不停歇……今年春節,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廠區生產人員、駐外服務人員、氣體和水務運營、海內外工程人員、陜鼓EKOL公司(捷克)、標準歐洲公司等500多人堅守一線,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了一個忙碌又充實的新年。
在陜鼓臨潼工業園區,加工車間和總裝車間生產人員正在趕制河北、江蘇、山西等用戶急需的大型能量回收發電裝置第三代TRT、大型空分機組及大型軸流壓縮機組等國產重大裝備。
在石家莊、邯鄲、唐山、黑龍江等各重點項目現場,一批批“陜鼓人”正在為客戶之所急而逆行奔波,相繼完成了石家莊某鋼鐵企業燒結球團升級改造項目,以及邯鄲、唐山、黑龍江等客戶的系統服務項目。
在印尼東南蘇拉威西省Konawe工業園,已連續第三年都在印尼過春節的“陜鼓人”王振民和他的同事們正在陜鼓總包的印尼國內最大空分、發電和運營項目現場開展工作,確保海外客戶的整體項目按期高效推進。
企業生產不停工、項目建設在推進、職工安全有保障……陜鼓集團黨委、總部相關領導到生產項目現場慰問,并向海外奮斗者發去慰問信,表達對奮戰在國內外項目一線春節堅守崗位員工的關懷和保障。春節期間,忙碌的“陜鼓人”在各項目現場發光發熱,不僅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也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
莫道今年春不歸,來年春色倍還人。這個春節,在西安,“實干過年”已成為一種新風尚。西安企業不停工不停產,抓生產、搶進度、攻難題、優質服務、增強保障,為企業高質高效發展奠定基礎,為古城增添了別樣風景,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黃曉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